2016-08-13 14:26:30
說到秦王掃六合,應該是婦孺皆知的事情。秦始皇嬴政在位時期,一連攻滅瞭齊、楚、韓、燕、趙、魏六國,統一瞭天下。可以說,有瞭戰國七雄的局面才有秦始皇統一六國的必要和可能。我們都清楚戰國七雄是怎麼沒的,但是你清楚這戰國的七雄是怎麼產生的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戰國七雄的崛起日記吧。
戰國七雄之首:齊國
齊國最早是薑子牙的領地。因為他輔佐周武王伐紂奪得天下,立瞭大功,於是周武王便將這塊肥沃豐庶的齊魯大地賜給瞭薑子牙為封地,建立瞭齊國。齊國依靠這塊風水寶地迅速富強瞭起來,在春秋時期也一直比較強大,並出現瞭歷史上有名的霸主齊桓公。按理說這齊國應該是薑氏一族的天下,可是就在齊桓公時期,陳國的公子陳完為瞭避難便逃到瞭齊國,由於陳完比較有才能,深得齊桓公的賞識,於是陳完就在齊國落腳紮根繁衍後代瞭。陳完的後代是以田為姓,在齊國住瞭幾代之後,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田氏一族就成為瞭齊國最有權勢的傢族,等到田和當傢作主的時候,田和就流放瞭齊康公,自己占據瞭齊國國君的寶座。之後田和便上表周天子,齊國正式成為瞭田氏傢族的天下。
戰國七雄之二:楚國
楚國的第一代國君是誰並沒有人能說得清楚,隻知道他是最早侍奉過周文王的,也是在周成王的時候接受封地建立瞭楚國。當時處於南方的楚國被視為蠻夷之地,周天子就授命給楚國的先人國君,要他全權處理南方蠻夷之事,這楚國就開始在南方圈地並代代相傳,打下瞭一片不小的天地。到瞭春秋之時,楚國出瞭一位很有雄心抱負的國君,也就是楚莊王,他不滿足楚國現有的土地版圖,就開始向北方侵襲和北方的諸侯國爭地盤,最後終於靠拳頭打出瞭名聲,成為瞭春秋一霸。後來子孫們又繼承沿襲,變成瞭戰國七雄之一。
戰國七雄之三:燕國
燕國的開國君主是召公奭,他是周武王的兄弟。雖說是兄弟,可當時他的封地比較偏遠,基本就是今天的北京和天津那一帶。在周朝時期的北京、天津可沒有如今那麼繁華,而是又冷又偏僻。燕國在春秋時候基本就是默默無聞的駐守遠方,唯一一次上鏡頭還是沾瞭齊桓公的光。那一年燕國遭受少數民族山戎的欺負,基本來說欺負的比較嚴重,都差點滅國瞭。燕國就給齊國大哥求救,在管仲的提議下齊桓公親自帶兵解救瞭燕國。雖說燕國的處境淒慘,但好死不如賴活著,堅持瞭好幾代便也適應瞭。
戰國七雄之:韓趙魏
也許很多人看到這裡都很納悶,為什麼要把韓趙魏三個國傢放在一起說呢?因為,這三傢本來就是一傢人,它們都是從晉國瓜分而來的。晉國也是一個古老的諸侯國,他們的祖先唐叔虞受周天子的冊封,建立瞭晉國。等傳到晉獻公的時候,晉國就已經十分強大瞭,後來晉獻公的兒子重耳歷經艱苦磨難在六十歲以後掌握瞭晉國,之後這個老漢爆發出瞭驚人的能量,不斷胖揍周圍的國傢,成為春秋老惡霸晉文公。
春秋晚期,晉國國傢大權分別落在瞭六傢人的手中,他們分別是韓氏、趙氏、魏氏、智氏、范氏和中行氏。這傢有千口主事六人,肯定是不行的,在多年的掐咬廝殺之後,范氏和中行氏被消滅,他們的財產土地也被剩下的四傢給瓜分瞭。
當時實力最強的是智氏,當傢主事的智伯瑤是一個陰險的小人,為瞭能獨掌晉國大權,他給那三傢發出瞭倡議書,要求大傢各自拿出一些土地來獻給晉君,還說瞭一些冠冕堂皇的話。魏桓子和韓康子覺得幹不過智氏,就老老實實的拿出瞭土地,可趙襄子是一個硬氣的人,再加上他和智伯瑤有私仇,就沒有同意。智伯瑤以此為借口,聯合魏桓子和韓康子一起出兵打趙襄子。趙襄子被打得差點頂不住瞭,這時他手底下的人建議他去策反魏桓子和韓康子,結果魏桓子、韓康子和趙襄子三傢聯手滅瞭智伯瑤,三傢平分瞭智伯瑤的財產土地。於是,韓趙魏就出現瞭。
戰國七雄之末:秦國
秦國在戰國七雄中是建立得最晚的老末。秦國的祖先也是比較有來歷的,最早他們曾經在是商朝的大臣,周武王滅商以後,他們就成瞭周朝的臣子。可後來因為協助商紂王的兒子武庚造反,兵敗後這一大傢子都成瞭奴隸,放在諸國都不合適。因為他們很善於養馬,受到瞭周天子的賞識,加上周朝西邊經常有少數民族來騷擾,於是周天子讓秦人的祖先邊養馬邊駐守西邊為周朝遮風擋雨。到瞭西周末年,秦襄公因為護送周天子遷都洛陽有功,就被封為諸侯,秦國才開始建立。到秦穆公時,秦國開始不滿足於防禦西方,一連把西邊的十幾個少數民族都給收編瞭,而後在中原一通折騰,就坐到瞭春秋霸主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