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為什麼不肯過江東 項羽之死皆因太沖動

2016-08-13 14:31:46

  秦朝末年,秦二世殘暴不仁,搞的農民怨聲載道,於是劉邦和項羽都不約而同的鬧起瞭革命。滅秦之後的項羽手握十幾萬兵馬,而劉邦隻有三萬兵馬,連他身邊的小跟班都不如。但戲劇性的是項羽最後敗給瞭劉邦,被劉邦追殺的項羽不肯過江東而自盡。那麼,項羽為什麼不肯過江東呢?項羽之死又因什麼呢?這得從項羽這個人的性情與經歷說起。

  項羽的性情與經歷

  項羽是楚國名將項燕的孫子,可以說是將門之後。楚國早前被秦始皇所滅,項燕被殺,這就導致瞭項羽從小就痛恨秦人。項羽身高八尺多,力能扛鼎,才氣過人又素有志氣,所以很多人都很怕他。項羽之叔項梁深知項羽是將相之才,遂精心培養和歷練項羽,最初讓他跟隨自己一起效忠楚懷王,後項梁被秦軍所殺,項羽對秦人更是恨之入骨。在國仇傢恨中成長的項羽再加上後期的屢屢戰功,造就瞭項羽的暴脾氣和狂妄自大,並且沒有幾個人能夠勸得住他。唯一一個能說得動他的亞父范增後來也被他氣走瞭,於是項羽便掉進瞭一個兵敗如山的漩渦中,再也沒有扳回的餘地。

  項羽不肯過江東的原因

  就這樣,項羽在劉邦的連環打擊下最終兵敗垓下,項羽在眾將士的掩護下突圍逃至烏江岸邊。走投無路的他並沒有聽取烏江亭長之言逃回江東,而是在斬殺近百漢人後揮刀自刎。很多人都在爭議,為什麼項羽不逃回烏江以圖東山再起,而選擇瞭自盡?其實,項羽不肯過江東的緣由其實並不難理解:

  其一,項羽本人太過於驕傲,這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因為項羽在江東的名氣很大,他鬧革命也是傢喻戶曉的事情,若此刻兵敗逃回江東實在太丟臉,而且他帶江東的兄弟們出來闖蕩江湖時還許以各種承諾,如今眾多將士為瞭他命喪沙場,他回去又如何向他們的傢人交代?所以,項羽才會說自己無顏面對江東的父老。

  其二,項羽偏信命數。他把自己被小人劉邦所打敗的原因歸結於“天要亡我”。於是,在劉邦的追兵趕來時,他覺得就算是回江東也不可能東山再起瞭,因為命運註定他不能為王,他註定是要敗在劉邦的手上。

  其三,項羽生無可戀。垓下之戰,項羽的愛妻虞姬自刎身亡,昔日的兄弟也都戰死沙場,項羽一瞬間就成瞭孤傢寡人。他想自己若孤零零的茍活於江東,實在是窩囊、無趣。生無可戀的人終究是看不到各種希望的,所以他選擇瞭死亡,選擇陪著他的妻子、兄弟一起消失在這個世界上。

  當然,項羽不肯過江東也不乏其他的原因,但不管怎樣,項羽在江邊自刎已經是一個無法更改的事實。世人皆道項羽之死是因為不肯過烏江,孰不知項羽之死其實皆因太沖動。

  項羽之死因沖動

  把項羽之死歸咎於他的沖動並不是信口雌黃,而是真真切切的有所依據。

  首先,巨鹿之戰項羽軍隊大破秦軍,俘虜瞭二十多萬的秦兵。但楚軍向來痛恨秦人,於是各種奴役秦軍戰俘,秦兵不堪奴役欲策劃反抗,項羽聞訊後一沖動就將秦降卒二十餘萬全部在新安城南連夜坑殺。一時間,項羽失去瞭所有秦人的擁戴之心。反秦成功後的項羽是握有重兵的,隻是因為他經不住劉邦、司馬欣、章邯等人鼓噪,於是一沖動就大方的分封諸侯,並給瞭劉邦幾萬人馬。這下子,劉邦的實力立馬大增,在這個基礎上又陸續招兵買馬擴展到瞭後來的幾十萬兵馬。

  再有,項羽入咸陽後,腦袋一熱馬上下令殺死已經歸降的秦三世子嬰,並誅滅所有的嬴氏宗族。秦王是秦地的領袖,並且子嬰殺瞭趙高又頗得民心,殺瞭子嬰,就會大失民望,也會讓其他的秦國貴族重臣懼怕投靠項羽。項羽不僅殺瞭子嬰,而且焚燒瞭阿房宮,大火三月不熄。這下子痛快瞭項羽,也痛快瞭楚國的將士。可惜項羽的霸業就此止步,不僅如此,還讓天下人都看清瞭項羽的嘴臉,項羽的殘暴比其秦王是過之而猶不及。

  最後,是項羽的江邊自刎。項羽不聽烏江亭長的勸告,沒有仔細想想後路,沒有斟酌回烏江之路可不可行,隻是憑著自己的沖動勁頭就做下決定——我不活瞭。於是,一代霸王的人生旅途也就到此結束。

  以上就是對項羽不肯過江東及項羽之死的有關介紹,本內容源自中國(www.lishi.com)原創文章,如有轉載,請說明出處!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