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國神社是什麼?日靖國神社裡面供奉有中國人?

2016-08-13 14:41:57

  日本的靖國神社是什麼?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大傢應該跟小編是一樣的首先浮現在腦海的是,靖國神社是日本國傢神道的象征,是供奉著在二戰時期侵犯中國的14名戰犯的地方,是的,你沒看錯,中國人對日靖國神社最位置熟悉的還是這個地方供奉著二戰時期的14名甲級戰犯,這14名戰犯對中國來說是恨不得喝其血吃其肉的存在,但是,大傢有所不知的是,日本靖國神社中據說要供奉有中國人,這是怎麼一回事,為何日本靖國神社中會供奉有中國人?下面中國的小編薑維大傢一一揭曉以上問題。

  日本靖國神社中會供奉有中國人?

  1974年12月29日,印尼政府組織瞭11個人的搜索隊,終於在密林中發現瞭一位正在劈柴的男人。他不是野人,而是最後一個被發現的日本兵,叫“中村輝夫”。然而,等到日本記者蜂擁而至後,才失望地發現,這個人並不是日本人,他的真名叫“李光輝”,中國臺灣人。

  1943年,24歲的臺灣阿美族原住民李光輝,被日本軍隊編入“高砂義勇隊”,派遣至印尼,1944年,他在作戰中與部隊失散。從此,等待援軍的他。這一等,就是31年。

  作為一名中國人,為什麼會出現在日軍的隊伍中呢?

  臺灣是日本當時的殖民地,臺灣人原本和朝鮮人一樣,沒有參加日本軍隊的資格。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急需一批適合叢林作戰的隊伍。這時候,日軍想起瞭“高砂族”的臺灣原住民。

  高砂,在日本古籍中是“風景美麗”的意思。這是1923年,日本皇太子裕仁對臺灣原住民的稱呼。1936年,當時的皇太子裕仁已經成為昭和天皇,為瞭討得天皇歡心,臺灣總督府便將臺灣原住民改稱“高砂族”。

  但讓日軍真正記住“高砂族”,企圖為己所用的,卻是一場震驚世界的抗日事件?

  抗暴殲敵九百人壯烈捐生長埋碧血,褒忠愍難億萬世英靈如在永勵黃魂。這副對聯,記錄的正是一場震驚世界的抗日事件。

  “霧社事件”的爆發

  1930年10月28日,臺灣南投縣仁愛鄉霧社,為紀念明治天皇的弟弟死於臺灣,在這裡正舉行 “臺灣神社祭”,在日本國旗緩緩升起之際,一隊人馬突然沖進會場,對日本人發起襲擊,殺死瞭包括日本警察、教師在內的一百多名日本人。

  這,就是震驚日本當局與國際社會的“霧社事件”。領導和發動此次事件的,正是當地原住民首領莫那魯道。

  事件爆發後,日方政府緊急動員大批武力進行反擊。原住民所擁有的武器僅僅是步槍、弓弩和長矛。而日軍使用的是機槍、飛機,甚至毒氣彈。然而,在原住民的頑強抵抗之下,這場實力對比懸殊的戰役,依舊持續瞭一個多星期。最終,在另一部族原住民的助戰下,才艱難地取得勝利。

  “高砂族”因善戰被送上二戰的戰場

  “霧社事件”的爆發讓日本人發現瞭原住民居然如此善戰。但是,可悲的是,正是因為原住民的驍勇善戰以至於在二戰期間被日本人送上戰場。

  二戰期間,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在兵力匱乏的情況下,有人提出征召臺灣原住民,組成“高砂義勇隊”參加在東南亞戰場的作戰。

  據記載,1942 年1月16日,日本“總督府情報部”發佈《陸軍志願兵訓練所生徒募集綱要》,正式接受臺灣人志願從軍的申請,之後又改為強制征兵制。3月,第一批由臺灣原住民組成的“高砂義勇軍”被派往菲律賓。

  此後,從1942年到1945年戰事結束,日軍總共分八個批次,征調近2萬多臺灣原住民參戰。但是他們沒有軍階,除瞭給日軍打雜挑擔,他們承擔的幾乎都是高風險的任務。最後活下來的原住民士兵, 隻有不到三分之一。

  “高砂義勇隊”是日本殖民統治者當年將臺灣原住民當作奴隸,被日本殖民政權強迫犧牲的“戰爭炮灰”。

  因“高砂義勇隊”多被派赴戰場的第一線,故死傷極為慘重,奔赴戰場的少數民族青年當中,很多人都死在瞭戰場,戰後生還者甚少。

  日本戰敗後,“高砂義勇隊”靈位被供奉在靖國神社,接受慰靈祭祀。而對於“高砂義勇隊”是否應該同日本本國戰犯一起安放在靖國神社,臺灣的原住民對此有很大的疑義。

  由上述種種,人們也知道瞭日本靖國神社中為何會供奉有中國人,但是,小編相信,這些死去的中國人一定也是不願意在日本這個國傢的神社中被供奉的,而且,臺灣人高金淑梅曾帶領臺灣原住民到靖國神社抗議,要求撤出供奉在靖國神社裡的臺灣原住民靈位一樣,但是,很可惜,這個抗議並沒有獲得成功。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