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4:47:13
日本,亞洲眾多國傢中的其中一個,但是,日本本土資源極度匱乏,且,日本極端依的賴進口,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傢,從20世紀開始一直到60年代末,日本一躍成為遠東第一大經濟強國。與此同時,日本還是二戰時期的罪魁禍首,日本遠征的第一個步伐就是從入侵中國開始,但是,日本為什麼要侵略中國?日本為什麼不侵略其他的亞洲國傢?日本侵略中國的必然性在哪裡?且從地理規模來說,日本的面積是37萬多平方公裡,隻相當於中國的雲南省。但令人不解的是,就是這樣一個小國,卻連年不斷地發動對外戰爭,給亞洲的許多國傢尤其是中國帶來瞭罄竹難書的浩劫和災難 帶上這些疑問,請跟小編一起來看看日本會什麼要侵略中國吧。
日本會什麼要侵略中國
說到日本會什麼要侵略中國,這就不得不從日本的本土的資源說起瞭,大傢都知道,日本本土資源匱乏,極度的依賴進口。事實上,日本對中國的侵略不是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開始的,也不是從1874年日軍侵略臺灣開始的,而是從16世紀中國的明王朝時就開始瞭,那就是倭寇對中國東南沿海的騷擾和侵略。
黃仁宇在他的《萬歷十五年》一書中說過這樣一段話:在16世紀中葉,日本這一個島國能夠嚴重威脅本朝(即明朝)東海沿岸各省的安全,這種現象是很難理解的。合乎邏輯的倒是本朝的士兵應該越海進攻日本。因為當時的日本不僅地狹人稀,而且幾十年來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政權,內戰頻仍,法律和綱紀可謂蕩然無存。
本朝是一個高度中央集權的國傢,被一個極有組織的文官集團所統治,中央指揮地方如身之使臂,極少發生抗命的事情。同時我們這個帝國在名義上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常備軍,人數多達二百萬。
但是,擁有200萬軍隊的統一的明王朝卻絲毫沒有侵略日本的欲望,倒是並未統一且內戰頻仍的小日本大有吞並中國的企圖。
16世紀末,統一日本的豐臣秀吉就說:“誓將唐之領土納入我之版圖,……滅亡中國,遷都於中國,天皇居北京。”
由此可見,地盤不大的日本野心實在大得驚人。日本軍國主義者對這個問題倒是有一個答案:日本列島是一個蠶,中國則是一片桑葉,蠶就是要吃桑葉。日本的老師就在課堂上給自己的學生們灌輸這個觀點:日本的形狀像個蠶,支那則像個桑葉,蠶吃桑葉天經地義,否則蠶豈不要餓死嗎? 這真真是可笑的說法,正如強奸犯要強奸一個美女難道好要怪美女長得太過於好看?
閱讀推薦: 日本入侵中國最開始從哪裡
歷史秘聞:日本關東軍是怎樣來到東北的
而且,要真正的認識日本為什麼要侵略中國要從兩個方面看,既要看日本的因素,也要看中國的情況。
一、日本方面:
從日本方面看,首先是它想侵略中國,其次是它有能力侵略中國。前者解釋日本侵略中國的必然性,後者則回答日本侵略中國的可能性。
而且,當時的日本需要發展到瞭一定的程度,日本需要更加廣大的資源和市場,同時要需要更加廣大的土地和人口,現在,小編就有這三個方面來為大傢一一解釋日本侵略中國的原因
資源:日本除瞭漁產品特別豐富以外,基本沒什麼像樣的大型礦產。而中國早在魯迅的時代,就已探明的煤礦儲量夠全世界用幾百年瞭。再加上遼寧的鐵礦等。中國有著開啟資本主義工業大生產的除瞭石油以外,幾乎都有。所以,日本急需離本土近大型的礦區。
市場:那時候的日本跟現在的中國一樣。都是出口產品多,賣到國外去,厲害的國傢抵制你的產品。所以,就要欺負一些人口多,而且國力弱的國傢,逼著他們來買自己的工業品。你看跟現在的中國情況一樣的。好多產品物美價廉的,然後拉到美國去賣,美國人說你傾銷,所以不讓你賣。日本當年的做法就是,不讓我賣?我把你打服瞭,看你買不買?
人口和土地:日本以幾千萬人口,就想一統天下是不可能的。到時候糧食不夠、兵員不夠都會是問題。所以需要征服整個東亞,以擴充自己的兵員。並且日本耕地有限,獲取東亞地區的耕地以支持日本戰爭,對它們而言是必須的。
二,從中國方面看,日本之所以將中國而不是其他國傢作為主要侵略對象,是因為中國地大物博,是一塊“肥肉”,且距日本很近,便於日本用兵;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國國力衰弱,中華民族存在著重大弱點和缺陷,給瞭日本侵略者以可乘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