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4:47:50
志願軍司令部針對前線我軍糧食將盡,後方又一時供應不上這一情況,決定全線停止進攻,主力向北轉移,每個兵團留一部阻敵,以掩護主力後撤。於是3兵團給60軍下達瞭命令:以該軍擔任本兵團之阻擊任務,掩護大部隊後撤。
就在此時,敵乘我軍主力轉移之際,集美軍7個師、南朝鮮軍6個師的兵力,在航空兵的掩護下全線反撲而來。敵人3個軍進攻的方向和通道全在180師的防地,特別是正面之敵是戰鬥力最強的美7師、美陸戰1師、南朝鮮軍第2師。左翼之敵是美24師和南朝鮮軍第6師。
20日拂曉,180師第一線兩個團的所有陣地都遭到敵人的反撲。每個營、連都要抵擋3至4倍以上敵人,每天有5萬發炮彈在180師地段內爆炸。堅守在沙峴山的538團2營擊退敵人1個團的輪番進攻,斃敵150餘人,但全營傷亡過半。180人的6連,打得隻剩下20人。
更沒有料到的是,志願軍司令部要各兵團一律從23日開始向北轉移的命令在180師沒能得到執行。而位於左翼的15軍、右翼的63軍和兵團預備隊都在22日提前北撤瞭,造成瞭150公裡無法彌補的一大空隙。在這個空隙區域內唯有180師一個師。
23日,志願軍180師師長鄭其貴,向軍首長報告,美24師已進入63軍撤走後的防地,向180師迂回。韋傑軍長果斷命令180師於當日晚撤過北漢江,在春川以西地區繼續佈防。正執行時(540團已經北渡),兵團突然發來這麼一個急電:“由於運力缺乏,現戰地傷員尚未運走,12軍5000名傷員全部未運,15軍除已運走部分傷員外,在泗水洞附近尚有2000名不能行動之傷員,60軍亦有1000餘人。為此,決定各部暫不撤收,並於前沿構築堅固工事,運走傷員之後再行撤收,望各軍以此精神佈置,並告我們……”
這顯然是3兵團下達給各軍的轉運傷員任務,而60軍首長將此理解為本軍必須掩護全兵團的8000名傷員轉運,並電令180師“擔負這一任務,停止北渡,繼續在春川、加平北漢江以南阻擊敵人3至5天”。
時至5月23日晚,敵快速部隊由此向180師右翼迂回,並用空軍封鎖瞭北漢江渡口;美陸戰1師以一支快速部隊沿春洪公路也由此向180師左翼迂回。與整個後撤行動脫節瞭的180師,正在陷人敵人的陷阱。
面對困境,師參謀長王振邦向鄭其貴師長建議:“把主力撤過江北,江南隻留少數部隊掩護,以免陷於被動。”段達章副師長也說:“我們仍留在江南,勢必三面受敵。而且背水作戰是兵傢的大忌呀!”
師長鄭其貴是一位1929年入伍的老紅軍,參加過紅軍長征和紅西路軍血戰河西走廊的艱苦歷程,但他在部隊一直從事政治工作,1948年到180師任師長前,沒任過軍事主官。他一向老成持重,不多講話,執行上級的命令從不打任何折扣。面對副師長和參謀長的建議,他回答說:“你們所說的問題我也想到瞭,但這麼多傷員還沒有運完,上級要求暫不撤收。因此,沒有上級新的指示,我無權改變就地掩護的命令。”
不久,軍裡發來的電報,還是強調要180師在江南阻敵3至5天。這時,部隊已斷糧3天,每個人的幹糧袋空空如也。如果說戰役第一階段已“打過三八線,冷水拌炒面”,那麼現隻有涼水而沒有炒面可拌瞭。餓急瞭,大傢就拔些野菜、嫩樹芽充饑。
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面對敵機轟炸和炮火猛烈,指戰員們頑強抗敵。堅守在土木洞陣地的539團5連兩個排,在24日這一天,打退瞭美7師一個團在10架飛機和200門大炮支援下的8次輪番進攻,殲敵600人,而我方隻犧牲6人、負傷2人。堅守在沙峴山上的538團6連第3排,在排長李子明的帶領下,頑強地打退瞭美軍兩個營在10多架飛機支援下輪番6個小時的瘋狂進攻,斃敵150人,擊毀其坦克20輛,全排剩6人仍堅守陣地,最後全部犧牲。
180師雖然遲滯瞭敵人的進攻,但現在已完全陷於三面受敵、背水作戰的不利態勢。25日中午,敵人在北漢江北面已攏集瞭大量汽車和坦克,依靠強大的的炮火以及空軍的優勢,向180師二線540團陣地瘋狂地轟擊,堅守城隍堂高地的540團1營3連僅剩10餘人。我炮兵陣地還未來得及轉移,就遭到敵坦克部隊的包圍,炮連連長葉銀貴迎著前方碾壓上來的坦克,在百十米距離內平射,將敵坦克一輛輛擊毀,最後留一彈自爆。
26日中午,軍部來電令180師在駕德山北培山一線“固守待援”。可軍裡派出的179師536團兩個營被美7師插斷受挫,181師留下兩個營在馬平裡掩護也遭重創。此時“待援”已沒有瞭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