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軍180師慘敗真相 揭秘180師慘敗的原因

2016-08-13 14:47:50

  與此同時,史倉裡方向傳來瞭激烈的炮聲,鄭其貴師長估計那裡可能被敵人占領,向史倉裡突圍已不可能,而且已沒有電臺和軍裡聯系。想到這裡,他身子禁不住搖晃起來,差點暈倒。

  代理政委的師政治部主任吳成德正在緊張前行時,聽到前方傳來紛亂而嘈雜的人聲,上前一看,一處低窪地躺滿瞭傷病員和掉隊的戰士。望著眼前幾百雙希望於他的眼睛,吳成德果斷地宣佈:“同志們起來,我帶你們一道突圍!”這裡有400多人,大部分是吃野草、蘑菇中毒的,也有的是被炮彈炸傷的。登記後按3個團和師直原建制組成4個隊,指定瞭負責人,掩埋瞭犧牲的戰友,包紮瞭傷員,吳成德才帶領大傢出發。這樣,他就同鄭師長一路的大部隊行動脫節瞭。他後來帶領大傢在敵後打瞭500多天遊擊,在戰鬥中不幸被俘。他也是我軍在朝鮮戰爭中被俘人員中職務最高的。

  時任3兵團參謀長的王蘊瑞在兵團黨委會上直爽地說:“我們兵團在這次戰役執行中的指揮上有一連串的嚴重錯誤:第一階段用兵過多,由於部隊擁擠造成戰場混亂,增大傷亡;第二階段錯誤更多更嚴重,違背志願軍司令部命令,擅自將60軍主力181師、179師由春川西調到春川東北地區使用,正面助攻力量過於薄弱,這是一錯;60軍主力雖已東調,仍可機動使用,或用於正面補救的,但是又迅速在寒溪地區投入戰鬥,這是兩錯。即使如此,還有39軍兩個師在春川以東地區尚可補救,但是過早地在20日將該軍撤走,這樣就造成一大空隙,為敵所乘,同時180師也因之而更加突出和孤立。這個缺口是一而再,再而三,一連串錯誤所鑄成的。”他又說,“造成以上的原因是愛面子的虛榮心,想打好出國第一仗,想一鳴驚人,把國內戰爭的老辦法機械地搬到朝鮮戰場上來,特別強調以強大的突擊力量投入戰鬥,同時把強大的突擊力量認為是人力,不把戰術技術特別是火力包括在內,事實上成瞭蜂擁而上的人海戰術,造成瞭部隊驚人的傷亡。”他還說,“這些血的教訓是痛苦的教訓,應該很好深刻總結……得出結論,教育我們自己和全體幹部。”

  時任志願軍3兵團副司令員的王近山也在總結會上沉痛地說:“是呀,上上下下許多錯誤,彭總對指揮上的失誤都作瞭自我批評。我王近山算老幾,60軍的領導也得作檢討……”就在他發言的時候,作戰參謀武英送來瞭60軍軍長韋傑、政委袁子欽呈來的檢討報告。韋傑軍長在朝鮮戰爭結束近40年後,在他臨終時,還念念不忘那次挫折,說: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180師的損失是嚴重的,但把板子打在180師屁股上是不公道的……不是各級幹部政治動搖……

  180師金城戰役創奇跡

  180師突圍出來的4000多名指戰員,雖然跳出瞭包圍,可這次失利卻成瞭他們無法擺脫的重負,上上下下都憋著一口氣。為瞭報仇雪恥,大傢紛紛要求再上戰場。

  中央軍委和志願軍司令部對軍師領導不久作瞭調整,原川西軍區司令員張祖諒回60軍任軍長。張祖諒原來就是60軍軍長,從1947年起就和180師戰鬥在一起,對180師的政治素質和戰鬥能力非常瞭解。他上任前,毛主席在北京親自接見瞭他。他先後到志願軍總部和3兵團,要求保持180師番號,給予打翻身仗的機會。

  15軍44師副師長李鐘玄調任180師任師長。上級從四川調來3個基幹團6500人補入180師。全師上下變壓力為動力,加強訓練,接受教訓,決心打好翻身仗。

  美軍為瞭在談判中得到更多的東西,為談判設置瞭各種障礙,板門店停戰談判繼續僵持著。為瞭配合停戰談判,朝鮮前線的中朝軍民從1952年10月起,對敵人發起反擊,到1953年夏季作戰,把敵人打得焦頭爛額,我軍正是通過戰場的勝利,迫使美方代表不得不規規矩矩同中朝方面坐下來談判。

  事情巧合的是,在夏季反擊作戰中,第五次戰役中受挫的180師是最早參加反擊的部隊,在“打好翻身仗”口號激勵下,一直打到停火。

  1953年3月15日,180師作為一梯隊全部接替東線181師24華裡的防線,6月14日參加夏季反擊戰役。全師在戰役第一、二階段殲敵2000餘人,第三階段攻占瞭方形山南朝鮮5師的全部陣地,殲敵4個整營1500餘人,擴大占領面積23平方公裡。戰役結束後,3兵團和20兵團都拍來電報,祝賀180師打瞭翻身仗。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