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4:54:38
而劉備之所以親自起傾國之師東向,是想在氣勢上以絕對的優勢壓倒東吳,然後選東吳不太在意的幾個地方攻打,之後利誘武陵五谿蠻夷反吳,用以造成驚天動地的聲勢迫使孫權屈服,所以劉備步步為營(他其實不想硬碰硬,因為這樣隻會對曹魏有好處),逐漸的緊逼著東吳,想把吳壓到一個死角,然後兩方坐到談判桌上商議,重新劃分荊州地區,重新聯合起來對付曹魏,劉備這樣做好處不少,威望當然也挽回瞭,又不需要損失多少兵力就加重瞭和孫權談判的籌碼,使魏無乘機取巧,趁火打劫的機會。不過他的做法沒有確保萬無一失,因為孫權對荊州垂涎以久,好不容易拿瞭下來,怎麼可以讓劉備輕松的就要回去呢?劉備方面也不敢確保孫權會妥協,所以象諸葛亮這樣謹慎的人就不同意冒這個險,極力的反對,可惜劉備心有未甘,還是去賭瞭,孫權果然不買賬,暫時臣服於曹丕,派出陸遜統領全軍抵抗。劉備這時有點猶豫不決瞭,打嘛沒把握,不打嘛自己的打算就此泡湯,因此他層層結營設防(臣初嫌之,水陸俱進,今反舍船就步,處處結營,察其佈置,必無他變...陸遜),想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先,可是臨陣不決,兵傢大忌,在結營方面更是犯下瞭嚴重的兵法錯誤,終於導致瞭夷陵的慘敗,一切終成泡影! 可是他為什麼那麼急,當時益州也未能完全平定,內部問題也沒徹底解決,劉備就率傾國之師出發瞭。個人認為,所謂時間很容易刷洗一切,孫權背盟棄約殺關羽奪荊州,當時得理的是蜀,蜀的軍民也應該很憤怒,戰鬥的情緒高漲,而東吳處取荊州,民心尚未完全臣服,叛亂的事件時常發生(就算劉備夷陵敗北後,零、桂諸郡猶相驚擾,處處阻兵;騭周旋征討,皆平之),所以劉備不想讓這樣的熱情冷淡下來,就出兵瞭。
以上是小編為你收集的夷陵之戰的原因,想瞭解更多夷陵之戰的信息,請關註的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