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的有桃園三結義嗎 桃園三結義發生在什麼時候

2016-08-13 15:01:23

  可能大傢看過《三國演義》都知道,劉備、關羽、張飛這三人關系非同一般。據史書《三國志•關羽傳》記載,關羽亡命奔涿郡, 劉備正在鄉裡聚合徒眾,關羽、張飛便投其門下。後來劉備為平原相,又以羽、飛為別部司馬,分統部曲,劉備和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那麼歷史上真的有桃園三結義嗎?桃園三結義發生在什麼時候?帶著疑問,跟隨小編一起去一探究竟吧。 

  桃園三結義發生在什麼時候?

  桃園三結義是《三國演義》中的第一個故事,是在三國時期。一說到桃園三結義大傢想到的是劉備、關羽和張飛這三人的情誼。她們在涿郡張飛莊後那花開正盛的桃園,備下烏牛白馬,祭告天地,焚香再拜,結為異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隻願同年同月同日死。人們一直傳誦著這個故事。

  歷史上真的有桃園三結義嗎?

  其實史書上《後漢書》和《三國志》沒有提到這三人有結拜,隻提到情若兄弟。桃園三結義起初見於元人雜劇《英雄漢涿郡兩相逢》,其源大概是據《三國志》“先主(劉備)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關羽傳》),“少與關羽俱事先主,羽年長數歲,飛兄事之”(《張飛傳》)。詩中追記的“香火社”,是指涿州過去每年都要祭祀張飛和劉備。據金詩人張和詩,這個習俗在唐宋時就有瞭。俗傳劉備的生日為陰歷三月廿三日,這天三義宮朝拜者人山人海,往來不絕。在這裡,關羽更是倍受榮寵。他雖是外來戶,卻因後世的推頌,除瞭在三義宮坐在次於劉備的主席,而且還單獨立廟。 

  劉備少年時候,“與母販履織席為業”,也走過讀書道路。他拜同鄉人大儒盧植做老師,至今涿州市東七、八公裡處盧傢濼就是盧植的傢鄉。因為古涿州地臨近邊境,為瞭防禦北方烏桓、鮮卑的搗亂,劉備就在傢鄉聚集壯士習武,交結瞭張飛和流亡涿州的關羽。大概他們都是獨子,也無什麼姑表親朋,這是使他們能推心置腹、恩若兄弟、組成準血緣圈的一大原因。因此早在公元184年(東漢中平元年)黃巾起義前幾年,年歲隻有二十掛零的劉備就和二十上下的關羽、張飛走在一起瞭。

  當然在《三國演義》中的桃花三結義,大概是羅貫中根據他所處的明朝社會的風氣浪漫一筆造就的。

  以上是小編為你帶來的桃花三結義的知識,想瞭解更多,請關註的相關文章!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