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5:03:11
因為電視劇《羋月傳》熱播,關於戰國時期的宣太後的話題也綿綿不絕。對於羋月傳這部電視劇贊美聲與吐槽聲也不絕於耳。關於宣太後羋月的事情也被網友挖出來,近日,亦有研究者聲稱“兵馬俑主人不是秦始皇而是秦宣太後”。
近日,研究者陳景元再次拋出他堅持瞭40年的觀點,“兵馬俑主人不是秦始皇而是秦宣太後”。觀點一出,引起各方熱議,不少網友質疑其“炒作”。12月11日,陳景元通過郵件回應“炒作說”,歡迎各方參與討論。然而,大多數文博專傢對此不感興趣,“歷史上早就有定論的事情,討論沒有任何意義”。秦史專傢、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教授徐衛民評價:“這個觀點在學術界孤掌難鳴,隻是一傢之言。”
為何疑似“羋月” 秦兵馬俑易主?
“兵馬俑主人不是秦始皇而是秦宣太後”,這一個觀點,陳景元已經堅持瞭四十年。盡管這一觀點被學術界、考古界多次抨擊,他仍然堅持己見。
他為自己註冊瞭一個微博,發表瞭多篇闡述這個觀點的博文,但回應者寥寥。其中一篇博文介紹瞭他的研究經過:“陳景元從1974年‘逆向’研究兵馬俑,新華社1975年7月12日在《人民日報》上,發佈‘秦始皇兵馬俑’消息的第二天,他就向北京發出瞭三封信,又向國傢文物局等部門反映情況:兵馬俑的主人不是秦始皇,而是秦宣太後。陳景元研究秦宣太後有四十多年的歷史,宣太後的名字叫做‘羋月’,也是他花瞭九牛二虎之力考證出來的。兵馬俑頭上有‘歪髻’,身上有‘羋月’兩字;阿房宮玉人有‘歪髻’,阿房遺址有‘羋月’兩字,兩地主人公是相通的。”
兵馬俑身上的“羋月”二字,是支持陳景元這一觀點的直接證據。1975年,兵俑坑曾出土過刻著一個奇異文字的兵俑,當時的考古學傢記錄為“脾”。請教瞭古文字專傢之後,陳景元認定這是兩個獨體字,左邊是“月”,右邊是“羋”字的變體,合起來就是“羋月”。
此外,陳景元質疑兵馬俑是秦始皇陪葬的依據,概括起來包括以下幾點:第一,秦始皇陵距離俑坑最近也有1.5公裡,太遠;第二,秦人尚黑,但兵俑身上的衣服卻五顏六色,而這是楚人的衣著愛好;第三,兵馬俑的發髻歪向右邊,這是楚國人的習慣;第四,秦始皇實行車同軌,而兵馬俑坑出的車輪距卻不一樣。
堅信自個觀點,誓為劇組撐腰
今年年初,得知要拍《羋月傳》,陳景元“非常高興、非常支持”,甚至想見見劇組和導演,告訴他們羋月不為人知的故事。《羋月傳》開播前夜,他再次寫下長微博,預判《羋月傳》強調兵馬俑是羋月的陪葬品,這一觀點將在播出後引起考古界激烈的批駁。他聲稱:“如果今後《羋月傳》還要受到攻擊和咒罵,陳景元一定會義無反顧地為《羋月傳》撐腰。”
12月11日,陳景元通過郵件回復華西都市報記者的采訪。這份回復通篇不見一個“我”字,取而代之的是陳景元的名字。問及這部劇的編劇、導演在創作過程中是否與其聯系,他顯得理直氣壯,聲稱蔣勝男的小說、鄭曉龍的電視劇全部受其觀點啟發而成。“他們掌握陳景元有關‘兵馬俑主人是宣太後’的材料應該很多,不必再與陳景元進行聯系和咨詢。當然,《羋月傳》出來後,大量非議、責難之聲迎面襲來,有些關鍵性問題需要陳景元出來說話。”
談及文博界專傢對其“炒作”的質疑,他反駁道:“靠指責對方炒作、胡鬧,而不作實質性的辯駁,實在是一種下策。”據瞭解,他已經出版瞭《秦俑真相》、《秦俑風波》,最近又完成瞭125萬字《秦俑再探》的書稿,目的都是為開展《誰是兵馬俑主人》的問題,作最後學術決戰的準備工作。兵馬俑主人秦始皇’真的是毋庸置疑嗎?就看西安方面的文博專傢,有沒有勇氣去面對陳景元這一學術巨著瞭。”
早在《羋月傳》上映之前,“兵馬俑主人之爭”就再次浮出水面。11月初,經常幫助網友鑒定物種的“博物雜志”,在其官微發表一篇文章《秦兵馬俑是“羋月”的?》。博主詳細羅列瞭陳景元的觀點,同時寫出“秦俑之父”袁仲一對其觀點的駁斥,在網上迅速引起熱議。翻看網友近千條點評,大傢幾乎是一邊倒地批判陳景元“牽強附會”,也有人質疑其借熱播電視劇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