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5 23:12:25
原文:http://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index.cfm?fa=article&articleid=2092
在《未知的一面:偉大的領導者如何防患於未然》(What You Don't Know: How Great Leaders Prevent Problems Before They Happen)一書中,作者邁克爾·A.羅伯特(Michael A. Roberto)想要幫助領導者在問題變成災難之前發現問題。他在書中論述瞭為何問題長期未被察覺、如何在組織內發現一些模式,以及如何避免“一意孤行”,因為它會使高層領導無法看到正在逐漸失控的嚴重問題。羅伯特是位於羅德島的佈萊恩特學院(Bryant University)的管理學教授。他曾經寫過《為什麼偉大的領導不把遵從看作答案》(Why Great Leaders Don't Take Yes for an Answer)一書。以下是從他目前所著書作中節選的一章內容。
問題發現者是如何思考問題的?
“初學者眼中凡事皆有可能,行傢心中可行之途無多。”——日本禪修大師鈴木俊隆(Shunryu Suzuki)(這個觀點和最高級的想象力是不自由的有些相似呢?)
1981年7月17日,兩千來人正在美國堪薩斯城的凱悅酒店(Hyatt Regency Hotel)的大廳裡參加舞會。當晚七點過後,兩座空中行人橋突然發生斷裂並坍塌下來,直接砸中大廳裡的人群,造成140多人死亡,多人受傷。高層的空中 行人橋首先發生坍塌,接著砸中低層的空中行人橋。然後,兩座空中行人橋一道坍塌並砸中下方的酒店大廳。整間酒店陷入一片混亂。原本喜氣洋洋的舞會瞬間變成 瞭一場人間慘劇。
事後的調查表明,1979年冬天,酒店在施工過程中曾經進行瞭一次設計修改。經過修改之後的設計加快瞭工程的進度。但是,設計修改卻使吊桿連接的荷載增加 瞭兩倍,而吊桿正是空中行人橋的重要支撐結構。此外,這項設計也不符合堪薩斯城的建築標準,但是在施工中仍然采用瞭這個有問題的修改。坍塌事故發生之後, 密蘇裡州建築師、職業工程師和土地測量員委員會提出投訴,許多工程師因玩忽職守和行為不當而被吊銷執照。經過法律調解和判決,事故受害者及其傢屬共獲賠1 億多美元。
調查發現,酒店在施工期間就有問題出現,但是並未對問題進行徹底調查。人們對問題的苗頭視而不見。比如,1979年10月,酒店大廳的一大塊天花板發生坍 塌,這是因為吊頂的連接存在問題。當時人們對吊頂的設計與施工進行瞭檢查,但是並未重新審查空中人行橋的設計。另一次問題的預兆出現在項目收尾階段,當時 工人們正在空中人行橋運送材料。有些工人抱怨說,空中人行橋時不時地搖晃和振動,特別是在裝滿材料的重型手推車經過人行橋的時候。施工經理打消瞭工人們的 顧慮,他們並未檢查支撐結構是否存在問題,而是讓工人們推著載貨推車走另一條路線,繞過橫跨大廳上方的空中人行橋。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建築工程界的另一個截然不同的實例。2007年7月,著名美國建築工程師威廉·勒梅薩裡爾(William LeMessurier)去世,此前不久,他在接受采訪時向我講述瞭這個著名的故事。勒梅薩裡爾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結構工程師,曾擔任位於紐約曼哈頓列克星 敦林蔭大道和53大街的交叉口的花旗銀行總部大廈的設計。1977年大廈竣工,成為居世界第七高度的摩天大樓。之後,在1978年6月,新澤西的一位工程 專業的學生前來拜訪勒梅薩裡爾。該學生的教授要求他寫一篇關於花旗銀行總部大廈的論文,於是這名學生就向勒梅薩裡爾請教關於支撐這座摩天大樓的四根圓柱的 問題。這位年輕學生的教授認為結構工程師犯瞭一個錯誤:為什麼要將圓柱設計在大廈四邊的中央而不是四角?勒梅薩裡爾認為教授的觀點是錯誤的,並講述瞭必須 要將圓柱設計在各邊中央的道理。他告訴學生,自己為這座大廈專門發明瞭特殊的抗風支撐體系。勒梅薩裡爾還說明瞭這些吊桿如何抵抗垂向風和側向風的作用力。
會談結束後,勒梅薩裡爾打算在哈佛大學設計學院開設講座,給他自己的學生講授由他發明的特殊抗風支撐體系。在設計圓柱的時候,他遵照紐約建築標準,對大樓 能否抵抗側向風進行瞭計算。該建築標準並未要求對側向風(從對角方向刮向大樓的風)進行計算,而工程學論著一般不會考慮側向風對矩形建築物產生的影響。但 是,這名工程專業的學生激發瞭勒梅薩裡爾的求知欲。他決定針對側向風進行一系列的計算。計算結果顯示,吊桿所受的張力比他預計的要多。這個發現著實令人感 到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