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8 23:10:19
倒不是我們每個人都“好為人師”,而是生活經常迫使我們必須把道理說清楚。然而,把道理說清楚不僅不容易,並且還往往面臨著風險,很可能被認為在“說教”、“虛偽”、“站著說話不嫌腰疼”……如何把道理講清楚的同時又不令人生厭呢?很難,但起碼有些可以參照的原則。
1. 隻講自己真正相信的道理
有些人整天講一些自己都不相信的話,希望別人相信——李敖先生把這種人稱為“放屁狗”[1] 。他們這麼做的成功概率事實上並不低,甚至可能很高;但是,萬一被揭穿瞭的話,風險也很大,名譽掃地隻是起點而已,往下還可能有萬劫不復的各種可能性。盡 管“自己真正相信”與“事實上真正正確”並不總是一回事兒,但,畢竟因為“自己真正相信”所以必然身體力行;於是,那些自己真正相信的道理會因為自己已經 反復實踐過而更可能是正確的、或起碼真的有一定道理的。自己寫一手爛字卻反復告訴孩子“一定要練好字”的父母,看起來要多滑稽就有多滑稽——盡管,寫一手好字確確實實好處多多。
2. 千萬不要裝蛋
自以為是的人已經很令人生厭,在各個方面任何時候都總是自以為是的人基本上是個討厭鬼。沒有人完美無缺。說服他人之時,“自身完美”原本並不是必要條件。 盡管自己最好在自己所講的道理所涉及的范圍內足夠優秀乃至於人們更容易接受你的說教,不過,就算你在那方面確實傑出也最好不要裝蛋。裝蛋的人遲早會完蛋 ——蛋是裝不出來的。放低自己的身段,因為誰都是正常人——隻要是正常人,就必定有這樣那樣的缺點,曾經犯過這樣那樣的錯誤,也經常被命運折磨的手足無措 沮喪無奈。生活苦難重重,誰都不容易,這不丟人——沒什麼不能承認的。
3. 提前做足功課
其實無論做什麼,都要提前做功課。 而講道理更是如此——這原本是贏得尊重的體力活(我不太理解那種認為腦力比體力高級的看法,難道大腦就不是身體的一部分瞭?),然而,如果功課不足,臨門 一腳太臭,最終還很有可能顏面盡失。很多人以為自己是長輩或者是上司就自動擁有瞭“權威”,殊不知恰恰因為自己是長輩或者是上司,自己贏得尊重的成本才很 高很高,而弄不好顏面盡失的風險很大很大。給不同的人講道理,很可能要用不同的方式,不演練一下就出手很可能搞砸;給不同層面不同領域的人講道理,很可能 需要不同的素材、不同的深度,不把功課做足,就很可能反過來被教訓一通。
4. 以幫助他人為目標,而不是為瞭變相抬高自己
要是幫不上別人,就不要添亂——這是做人的基本美德。而所有想通過各種手段抬高自己或者變相抬高自己的企圖最終都會被識破、都會“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道理也很簡單,真正的高人無需抬高自己—— 因為無論你高還是不高,判斷是別人的事情,你又何必操心?操心也沒用。因為人人心裡都有一桿秤——就算那稱不準,也不是你可以或者有權利抑或有義務去校準 的。要是自我審視之後發現自己“說教”的目的本質上隻不過是想抬高自己、證明自己正確,那就免瞭吧,人傢不需要這個。
5. 選擇對象、選擇時機
所謂“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有些人不懂道理,那你給他講道理無異於對牛彈琴。事實上,對牛彈琴還可能提高牛的產奶量,可是 你要是不知死活非要跟聽不懂道理的人講道理,弄不好會被弄到氣絕身亡的地步,不劃算。有些人你必須幫助(或者你覺得你應該幫助),那可能要認真選擇時機 ——隻在必要的時候對合適的人用恰當的方式講道理。很小的時候我母親教我“飯桌上不要講道理”,後來我發現很多人不懂這個簡單原則對生活質量的巨大影響。 卡耐基提醒說,批評人的時候千萬不要當著別人的面批評,可他的書賣瞭那麼多年那麼多本,卻好像並沒有改變什麼——大約還是知易行難罷。
6. 簡潔至上
講道理和寫文章沒什麼區別,都要簡潔、樸素、有效、準確、全面、生動才 好。而這些基本風格中最重要的是簡潔。除非萬不得已,千萬不要囉嗦。比如,很多孩子之所以“叛逆”,其實倒不是他們喜歡叛逆,隻不過是受不瞭父母沒完沒瞭 地說車軲轆話而已。很多人之所以做不到講道理時簡單明瞭,說穿瞭還是因為從未養成做事提前做功課的習慣。所以,一旦開始講道理,隨時都可能被自己當然會占 到的那一次兩次“上風”所勾引,產生“乘勝追擊”幻覺和快感,而最終把自己變成講話又臭又長的、終究被(所有)人鄙視的傢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