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講道理才有人聽

2016-08-18 23:10:19

7. 不講空話

無論什麼道理,很難“放之四海皆準”。有用的道理,通常必然存在一個“適用范圍”。更多的時候,說清楚那道理很可能並無必要,因為大夥都知道那顯而易見的 道理;真正能夠幫助別人的是講清楚那道理的適用范圍。最令人生厭的大道理經常披著這樣的外衣“……應該……”。誰都知道什麼事應該怎樣(除瞭那些極端缺乏 常識的人之外),人們需要的往往不是“什麼”(What),而是“為什麼”(Why)和“怎麼”(How)。隻講顯而易見的,卻無力說清楚原本必須講明白才有效的,不僅偷懶,且不厚道,又莫名其妙。

8. 擺明立場很重要

給人講道理,是為瞭幫助對方。有時明明是顯而易見的道理卻遭到瞭抵觸,那往往是因為沒提前讓對方明白“我跟你是同一條戰線上的”。你原本想幫助對方,可是 不知不覺之間已經把自己變成瞭對方的敵人,而此時對方的唯一最重要目標就是戰勝你——這基本上相當於所謂的“出師未捷身先死”。讓對方明白你們之間應該是 “合作關系”,是“一夥”的,這是最重要的前提;沒有這個前提,一切都白費。說服工作的基礎永遠是信任。而更多的時候,這件事兒也需要提前做大量的功課才行。信任不是想出來的或者搶來的,是慢慢贏來的。

9. 給對方足夠的時間

知易行難。大多數人在犯錯的時候確實“真的不是故意的”。知書達理並不見得總是可以成功地轉換為恰當的行為。你講的道理就算正確,對方也很可能需要一定的 時間去消化;需要更多的經歷才能產生進一步認同;就算對方已經接受你的道理,他還需要花費相當長的時間,並且動用足夠的意志才可能把那接受來的想法以恰當 的方式轉換為恰當的行為。而這些都需要時間。很多嘗試教會學生“獨立思考”的老師,終生都要面臨這樣的尷尬:這些學生學會“獨立思考”之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開始反對剛剛教會他的老師。這也是絕大多數老師自動回避那些涉及到必須“深入思考”的領域的重要原因——然而,你願意做個這樣沒原則的人麼?

10. 養成反思的習慣

人不僅可以進步,還可以不停地進步。前者猴子也能做到,後者隻有人類才能做到——因為人類擁有強大的反思能力。 盡管很多人的這種能力最終沒有“用進”反而“廢退”,但至少每個人原本都擁有這個潛質。永遠光榮偉大正確的道理都是扯淡,今天適用的明天可能不再適用,現 在看起來無懈可擊的,將來可能竟然被發現不值一駁。試錯是人類進步的唯一方法,而反思是唯一使試錯體現出價值的手段。反思不僅僅是一種應該養成的習慣,準 確來講,人無反思能力與蟻蜢無異。


Footnotes:

  1. 李先生說,不說人話的人是在“放狗屁”——不過,這還算好,因為畢竟是人在放狗屁;比這更可恨的人是“狗放屁”——已經算不得人瞭;當然,最可恨的是“放屁狗”——不僅不是人,還整天放狗屁……
  2. 本文來自:李笑來——如何把道理講清楚的同時又不令人厭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