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的股市推想

2016-08-18 23:17:00

另外,投資者應該關註兩類機構的動向:一、保險機構的動向;二、社保機構的動向。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它們總是能抄底和逃頂,它們是A股市場最敏感的機構群體。

首先說保險機構,今年年初,保險資金憑借靈敏的嗅覺從股股票、基金等渠道迅速撤退,轉向穩定收益的銀行存款和債券。截至9月30日,保險資金在證券投資基金、股票(股權)的餘額為4075.6億元,比年初減少瞭3170.5億元,占全部資金運用餘額比例從27.1%降至14.2%。相反,保險資金投資存款和債券的金額達到23608.7億元,同比增加近30%。然而,今非昔比,5年定期存款利率已從5.85%降至3.87%,上證A股指數一路下探至最低的 1664點後又開始穩步攀升至2000點左右。其中,降息可能迫使保險資金縮減存款和債券的投資力度,資金運用或將面臨新一輪的結構調整。截止到2008 年12月保險資金投資股市已經降低到8%。據保監會公告稱,保險資金在A股市場總體從未出現虧損。即使在2008年那麼兇惡行情的上半年,保險資金仍能做到稍盈。這與公募基金的虧損累累形成鮮明對比。當下,保險資金可入市比例上限為15%。而據保監會主席吳定富在12月13日參加《財經》年會“2009:預測和戰略表示:今後保險資金將圍繞股市適當加大投資力度。吳定富介紹,保險資金進入股市比例可以達到15%,目前隻有8%,還有7%的提升空間。吳定富還表示現在保險資金運用主要以銀行存款、債券投資為主。下一步可以根據國傢的戰略,在有效控制風險的前提下,向基礎設施建設、民生社會改造方面傾斜,並且適當擴大對股市、未上市公司的股權、房市和車市的投資。如果根據9月底保險資金各項A股投資4075.6億元計算,那麼2009年保險資金A股投資增加空間將達3000億以上。

再說社保資金。社保資金在2008年年中開瞭十多個新的交易賬戶,當時稱要用來打新股,可當時基本上A股已經接近喪失融資功能,打新股說法明顯並非真實目的。後來,十一月份報道稱社保資金偷偷增倉100億,並表示將加大A股投入。可以預見,社保實際上從2008年年中已經開始謀劃增倉A股。

從這兩個機構紛紛表示要加大A股投入並且開始實際行動上看,A股當前估值的確較低。同時,也就為2009年行情提供瞭較有力的機構投資支撐。

在產業資本方面同樣可以看出一些動作。筆者之前曾預測,央企一定會等股市跌下來之後才會開始進行大量的整體上市或註資加大控股力量。原因很簡單,股價處於高位,無論現金註入還是資產註入其換回的股份都會較少,而在相對低位進行資產或資金註入,由於股價的下降就能換回更大量的股份。央企整合還有三分之二資產沒有上市,那麼這一輪暴跌正是央企逐漸實現整體上市、調整產業結構的契機。這不,銀監會近期放開並開始鼓勵商業銀行對並購的貸款,這樣以來必然會加速國內及國際的產業並購。同時,東航和南航獲分別獲得瞭30億的註資,采用方式就是定向增發,這樣以來國資控股地位得到瞭加強。從這些產業調整上看,產業資本必然會在資產價格大跌的情況下對上市股權展開收購、整體上市或註資。產業資本向虛擬資本輸血,其結果一定會使虛擬市場的資產價格上漲。這也是2009年的重要機會所在。

不過,投資者也要認識到,股市還有技術面的東西。當前,股市的大形勢已經被完全破壞,短期內修復到牛市階段是不可能的。因此,整體上必然是階段性的投機行情,也就是說隻是階段性反彈行情,不可能是單邊牛市。針對這種情況,投資者必須認清市場運作的性質。

09選股思路:(你選對瞭嗎?)

根據以上論述,筆者認為2009年階段性機會一定存在,至於階段性機會的大小取決於以上變量的演化,演化得好機會就大,演化得不好機會相對就小。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以如此思路去考慮市場,一定能夠適時抓住機會。

由於2009年經濟形勢及股市的技術形勢都不支持單邊行情,因此也談不上大牛股,但筆者可提供一些選股的板塊和思路。筆者以為如下些板塊存在較大階段性機會:

一、 基礎建設板塊。雖然本論基礎建設板塊行情結束瞭,但隻要調整到位後這個板塊仍然有機會。當然包括建設類、重機械類、水泥鋼鐵建材類、電力建設、通信建設類等。別忘瞭2009年將是公路、鐵路、港口、通信、電力等的大肆興建年。

二、 銀行板塊。銀行板塊少不瞭,這麼大的投資這麼大的貸款規模怎麼會不增加銀行板塊的盈利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