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0 18:11:17
這是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的“人生出牌學”。
三月二十九日青年節夜晚,臺大藝文中心小教堂裡,有場與年輕學子的小型對談會。超過十年沒有現身校園演講的郭臺銘,與七位高階主管現身,對談主題環繞著企業對新世代“人才”的需求。
歷經金融海嘯,大多數的企業選擇積極瘦身。但,郭臺銘卻說,他更專註在人才投資上。“誰能夠吸引人才,給人才機會,這樣的企業在下一波景氣循環後,就是下一個贏傢。”
滿手爛牌,不一定就會輸
他認為,在動蕩的今日環境中,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也在改變。
你就算有漂亮的學經歷條件,也不一定能找到好工作,“但,看來是滿手爛牌,也不一定會輸。”隻要你願意改變既有的思維,隨時都會有翻身的機會。換個角度想,若你能沉著面對牌局,你已經先贏瞭一半。
以下,是郭臺銘給大傢三個在職場中“反敗為勝”的建議。
忘掉過去的經驗值
別再用過去的經驗法則,打這場牌局。“現在隻有一件事情不會變,就是太陽從東邊出來!”郭臺銘說。連花旗銀行與AIG(美國國際集團)等大傢認為永遠都不 會倒的金融機構,都出現問題後,我們憑什麼相信,眼前的一切不會改變?郭臺銘跟在場的年輕學子說,“回去,告訴你們老師這件事情,把書架上的書,通通丟 掉、拿去燒掉,那些理論所研究的案例,說穿瞭,都禁不起一場真正的(考驗)”“說穿瞭,你說我要拿到一本秘籍(在天下順利行走),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基本的道理,一加一等於二,這個邏輯你把它記住就好,其它的東西,你都把它忘掉!”(全場大笑)
不再迷信過去的理論,那,該怎麼做?
“Go back to basic(回到基本)你到少林寺去,先端水三年、蹲馬步三年,你沒有基礎,你不可能(做)成任何大事。”郭臺銘建議,個人進入企業裡,都要有從頭開始學習、打長久戰的心理準備,不能再保持著不斷跳槽、打短線戰的心態。
要有憨勁,別當沙塔大象
鴻海集團副總經理戴傢鵬補充,“就是喔,要有個『憨勁』,也就是要有個『傻勁』,不要太多小聰明。”“知道你未來五年後要做什麼、十年後要做什麼,你就往這方面,一步一步去努力。”
人要有憨勁,不要太計較,要讓自己像海綿般盡量吸收。就算財務人員,“我們都希望將來到現場去、到實務去,否則你沒有辦法曉得這間公司能不能投資,為什麼應收帳款高?為什麼獲利能夠成長?”郭臺銘認為,企業未來需要的是,能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人才。
郭臺銘說,未來,還有太多未知數。“美國的金融業,一定會有很大的變革,甚至於全世界的金融業。美國這樣亂印美鈔,將來對世界的經濟會造成什麼樣,沒有人 看得懂。真的,因為太多事情你看不懂,你無法掌握你的命運,所以,我們隻能紮紮實實的做好每一個磚塊,鴻海公司每年賺幾百億,都是一毛、兩毛,甚至一塊、 兩塊(新)臺幣賺起來的,也才會覺得賺得心安理得,所以我不需要去跑官邸喔!”(全場大笑)
“十幾年前,我有機會去投資銀行,但沒有,因為我覺得銀行是在沙塔上面建立一個大象,隨時說倒就倒。”郭臺銘說。同理,也可以用來檢視自己在職場的情境,你是行走上沙塔上的大象,還是,腳踏實地的憨人?這波海嘯,就可做最好的體檢。
走務實路線,執著下去
要成為一個傑出的人才。還有一件最重要的事,要選對方向,才“執著下去”。
“第一個十年,要務實一點,要為錢工作,不要太高調;第二個(階段)是為理想工作,第三個階段是為興趣而工作,”郭臺銘說。若,今天你隻是剛畢業的學子,要走務實路線,那麼,該怎麼挑工作?郭臺銘還是那句老話:“拋掉過去的經驗值。”
過去,多數人都是看哪裡熱就往哪裡跑,好人才都往金融業流去;否則就是學長、前輩去哪裡上班,大傢就跟隨。“但現在,可能會變過街老鼠喔。”
郭臺銘要大傢換角度想,“人很多就會塞車,但就像開車,你超過前面學長就不好意思一樣吧,”“你認為學長會說,你來上班,我明天就把位置讓給你嗎?”郭臺銘說。
郭臺銘以鴻海為例,“機械系學生較多,電機系(學生)比較少,電機系的(學生)到鴻海,因為沒有太多人在前面,反而容易跑得快。”
走出慣性思考的范疇,去沉淀:哪個產業,最需要你的能耐?人的價值該值多少?該怎麼樣讓它升值?是不是擺在最合適的市場?郭臺銘不僅提醒大傢思考此議題,鴻海內部也開始與臺大、政大合作,希望將人才的價值評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