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盡辦法做個問題終結者

2016-08-23 11:04:02

職業習慣是“專業”的體現,它是一個人的知識和方法的體現。

接受任務時,先要搞清楚做什麼?完成標準是什麼?完成期限?並逐一確認清楚。完成任務後,及時反饋,做到有始有終。

你在職場上學到的最重要的職業習慣是什麼?

1、反復確認保證每個細節都萬無一失

這是日本人教我的,日文中的說法是“確認”(KAKUNIN)。

做任何事情都要照顧到每一個細節並反復確認,這是我在大學畢業的第一份工作,一傢日本工廠裡做工程師學到的。一件很簡單的事情,裡面包含有許許多多的節點,要確保所有的節點都正常並且一直正常,才可以完成任務。

現在的畢業生太“自信”瞭,覺得什麼都簡單。但你讓他組織一個活動,結果通常會很崩潰。不是少瞭這個就是忽略瞭那個。

要有一種能在腦子裡“虛擬”整個事件過程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發現一些可能出問題的點,而不是以一種逃避的心態覺得“沒必要想這麼多,累不累啊”。

2、窮盡辦法做個問題終結者

這是臺灣人教我的。

剛做業務員的時候我找不到客戶的聯系方式,一個臺灣的主管跟我Review,那時我的習慣跟你們大多數人一樣,有問有答,核心內容就是“我努力瞭,找不到不怨我。沒人教我怎麼找到客戶聯系方式,所以找不到不怨我。你讓我這麼這麼做,要是發生那樣那樣的事情怎麼辦?”

臺灣人的原話是“想要他的聯系方式?你有沒有試過跪在他們公司樓前跪一天?如果你去做瞭還要不到,那你才是真的盡力瞭。你剛才一直在辯,我們不需要你有這種“辯”的能力,因為客戶不需要!”

這段話對我的觸動很大。

3、做事到位任何工作都是你的名片

這是大陸人,我的老領導教我的。

如果你做一件事情,首先要考慮你要得到的結果是什麼,先考慮結果,一切都以這個結果為導向。

其次考慮你的配合者,你的結果和過程是否滿足所有和你配合的人的需求?而不是像考試一樣你很努力的做瞭80%的試卷就能夠得到80分,實際上很努力的做瞭80%的工作,得到的是0因為沒有完成工作。

任何事情都是你的名片。你不可能同時出現在許多地點,但你做過的事情可以。哪怕是掃地,我掃過的地都帶有鮮明的我的特色。比如桌椅一定是彼此正對擺齊的、比如所有邊角旮旯一定是掃過兩遍的。每個人的命運也許就是被這些“名片”所推動吧。

4、模仿遊戲看“牛人”如何做

這是“忍者神龜”動畫片教我的。

其中一個片段是,達芬奇遇到瞭什麼困難,他無能為力,然後他說“如果是米開朗基羅在的話會怎麼做?他一定是這樣這樣…”然後他就完成瞭事情。

我很喜歡觀察周圍比我牛的人,觀察並記錄他們的一舉一動,睡覺前YY一下他們是如何完成那些事情的。

這樣在我大腦中就儲存瞭多個人的拷貝,遇到某件事情,我就會想如果是某人他會如何做,然後把自己虛擬成他的樣子。

除瞭與你無關的專業性技術問題以外,大部分你所面臨的問題都有某個人可以簡單解決。比如客戶不簽合同,A是一個擅長“催單”的銷售,你可以完全學習他,隻不過你在同事眼中突然變瞭個人而已。

哪怕是技術問題,比如手術的時候突然大出血,你也會像老教授一樣泰然一笑,說怎麼發大水瞭?然後淡定的看一眼血壓,說:死不瞭。然後按照這個老教授的習慣,先XXX再XXX。前提是你跟他的時間足夠長,足夠瞭解他和你的工作。

這種能力還有一個好處就是酒桌上你可以表演。上至大老板,下至平臺員工,我能把常接觸的人表演個七七八八,拿手節目就是我學大傢猜,很活躍氣氛。前提是不光要學得像,你還不能太LOW,否則就是小醜瞭。

還有,可以從學一個人講電話開始,因為隻是聲音很好抓特點。

5、勤於整理“好筆頭不如爛電腦”

這是曾是偵察兵的老爸教我的。

他是我見過記憶力最好的人。他總說“好腦子不如爛筆頭子”,我自己則總結“好筆頭子不如爛電腦”。

每天不管工作多忙,都會留出一些時間搜集資料、分類整理,既包括最新的法律條文,也包括媒體報道的案例、主管官員講話、公佈的判決書、招股書、法官律師專傢的分析、行業八卦、圖書摘錄、音頻視頻。

由於資料收集的比較齊全,更新及時,我做研究的速度比同事要快很多也更準確,相當於用半成品炒菜和現買現洗現做的區別。如果碰到一些客戶催的特別急或特別亂的事,老板往往會想起我來,哪怕我以前從來沒做過這個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