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16 11:13:13
文/Yoga
虛度光陰真的是一件很棒的事,昨天沒有回憶,今天沒有驚喜,明天同樣也沒有任何期待,就這日復一日的過著,昨天同今天一樣,今天同明天一樣。任何事情看起來都是那麼無足輕重,不會糾結於自己能力,不會報有任何期望,就這樣生活著,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不期待任何陌生人和陌生事物的出現,這也是一種生活方式啊,不過部分人把擁有這種生活方式的人稱為“廢柴”。
“廢柴”,但是做一個“廢柴”又有什麼關系,又有什麼不好呢,但是好像也並沒有什麼值得令人驕傲令人炫耀的。正如影片中玉子在求職簡歷上寫的那段話一樣“現在的我並不是真實的我。隻要活在這個世上。每個人都在扮演著某個角色。我成為別人時是最為自然的,請給這樣的我取一個新名字。”在玉子的世界中她所扮演的那個自己並不是自己心中那個真是的自己,反而更多的是敷衍與虛假,而在那個獨立空間中的自己。沒有任何人來打擾的自己才是最真實的,她可以整天懶散的躺在傢裡,吃飯看電視看漫畫,做著一切都看起來不求上進的事情,虛度著光陰,浪費著在別人看來最青春最珍貴的美好時光。
20幾歲大概是一生中最艱難最迷茫的時期,玉子的生活相信大部分人都會有共鳴,總有一段時間是找不到任何方向的,是找不到自己理想道路,或許也會有期待,但是總是在行動與不行動之間糾結著,然後最後都終於沉默,又一個小小的夢想被打破,於是繼續過著重復沒有任何波瀾的日子。像是“自然消亡”,就像很多事情本來就沒有什麼前因後果,隻是它本來存在著,但它也會很自然的消失不見,而往往我們在在揪住這一點不放的過程中反而錯失瞭很多本應該值得我們好好把握的東西,就像玉子一樣,她以為很多事都是應該在她聽到片中小男孩說“自然消亡”的時候才突然明白,或許很多事情就是這樣吧,就讓它順其自然或許才是對一件事情最好的交待吧。
影片分為春夏秋冬四段,看似是一部記錄日常的故事片,影片不長,但很多人都會覺得是一部很無聊的片子,因為故事太為簡單,生活的各個細節也太為瑣碎,但我們可能更多的是在玉子的生活中看到另外一個自己,在她看漫畫的時候,在她剛睡醒就大口大口吃飯的時候,在她慵懶的躺著一言不發盡情發呆的時候,相信很多人都會大喊“這不是我嗎”,導演也很好的抓住瞭“廢柴”該有的心態和眼神變化。簡單的對話與動作就能使電影充滿深意,不用過多法叛逆,也不用過多的故事情節,最能體現生活感的電影,反而會成為最具有表達力的電影。
秋天應該象征著收獲吧,任何事物都會有一個好的歸宿,看似毫無生氣,但處處充滿著生機,而主人公玉子畢業後卻一直待在自傢的體育用品店裡,不做任何與生活有關的事情,就僅僅是待著會睡飽吃飯,會看電視,會翹著二郎腿看一整天的漫畫,這就是玉子的狀態,季節環境並沒有影響到她,雖然已經大學畢業,但她仍像一個沒長的孩子一般,簡單而又任性的活著,在自己狹小的世界中,知識的高度並沒有改變一個人的生存環境和對待生活的心態,生活也就隻是生活而已,玉子用最不世俗的眼光看待瞭自己的秋天,那個本應該收獲的季節也在玉子的虛度中完結。
冬天一切歸於沉寂,同樣玉子的生活也是沒有絲豪起伏與改變,她還是那樣,抱怨著自己所存在的社會,抱怨著一切自己看起來並不感興趣的事情,沒有任何表情,沒有任何興趣的過著,雖然父親也曾嘮叨她讓她去找工作,但最終父親也向她妥協,好像也已經習慣瞭玉子的常態,電影中反而更多記錄的是父親與玉子生活的點點滴滴,一切都很安靜,安靜的好像玉子這樣就能過完自己的一生。
春天到瞭的時候,玉子好像有點改變瞭,她也開始有點期待自己的未來,她也嘗試著去尋找自己感興趣的工作,她開始寫簡歷。開始換風格,開始努力使自己變得積極一些,但一切開起來又是那麼無所謂,未投出的簡歷被扔在垃圾筐裡,偷偷拍的照片被小男孩貼在櫥窗又被玉子強行拆下她在改變的同時也發現自己原來什麼都變不瞭,那種想努力但卻不知道怎樣付出努力的心情大概是最悲慘的。懵懂不安啊青春依然繼續,依然怕遇到自己之前的同學與朋友,排斥一切社交與費力的事情,或許玉子一直害怕自己變成自己討厭的那種樣子,於是在害怕的過程一直保持著內心“廢柴”的自己,用以來安慰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