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25 11:03:00
文/西泠
在遇見你之前,我是怎樣的?嗯...平淡無奇,對未來沒什麼憧憬,有個自己的世界,小小的, 生活不壞,也不好。那...在你遇見我之前,你又是怎樣的呢?
我曾聽過一句話,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能換來今生的一次相遇,感覺還是很美的,排除自己上輩子是回眸累死的話。其實,我隻是想說,遇見是一件很神奇的事。他不是風吹葉搖的必然,也不是冬日無雪的偶然,他是命運的註定,我們的未知。每種方式的遇見,不同的人的遇見,有好有壞,有喜有悲。我珍惜我所遇見的令我在意的,因為,我不知道再次的相遇會在什麼時候,或者...我們還會不會再見。
電影中的克拉克,在遇見那份工作,在遇見威爾之前,隻是一個除瞭做蛋糕什麼都不會的人。 而威爾,在遇見克拉克之前,也隻是個意志消沉,對生活毫無念想的人。而他們的相遇,在慢慢地改變他們的生活。克拉克學會瞭很多,並且可以不用再為傢庭壓力擔憂,而威爾,則笑顏常在。他們,也喜歡上瞭彼此。也許,電影在這裡完結是美滿的,我喜歡圓滿的結局。但,電影在繼續,而結局,也隻是個開始。威爾無法忍受自己作為殘疾人的生活,他選擇瞭安樂死,克拉克則用盡一切努力希望威爾改變他的想法。不過,威爾堅持瞭他的想法,他最終接受瞭安樂死,而克拉克,也陪威爾度過瞭他的最後一程。但是,威爾給瞭克拉克他能給的一切。作為結局,這不是美滿的,作為生活,這已足夠瞭。
威爾說過,雖然我現在感到開心、快樂,但這不是我的人生。我想要的,是我原來的人生。所以,他堅持安樂死。他自私嗎?自私。有那麼多人愛他,希望他活著,為他付出,為他努力,為他改變。而他,卻選擇以最殘忍的方式回報這一切。但他也會為瞭父母願意多活六個月,為瞭不讓克拉克失望而出現在公眾面前,為瞭克拉克的人生不隻是囚於自己的身邊而選擇死亡,自私這個詞又怎能定義他。對於生命,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他可以是繼續,也可以是結束。我知道,對於自己在意的人,不論怎樣你都願意讓他們的生命繼續延續下去,直到自己結束。我看過很多故事,看過很多書籍,有太多的人選擇瞭死亡,或者,選擇瞭一條通向死亡的道路。我也會嘆息、傷感,明明還可以活下去,隻是,這是他們自己的選擇不是嗎?
我媽媽曾經和我討論過這個問題,如果她以後老瞭,得瞭什麼嚴重的病,需要靠醫療機器才能維持生命,她想讓我幫她拔下醫療機器,讓她離開。這感覺,就是讓我幫她走向死亡。而在那次討論之前,我一直認為我應該拼盡一切去救她,就算她隻能靠著機器活命。現在想想,其實是自己太自私瞭,我害怕她離開我,所以我忽略瞭她的感受,隻是希望她活著這樣我就能安心點。但是,如果活著對她而言是一種很痛苦的事,或者她已經做好瞭迎接死亡的準備,我為何不放她離開?我應該尊重她的選擇,即使這件事對我來說很痛苦。不是每個人都有直面困難、病痛、挫折、的勇氣,也不是每個人都擁有活下去的強烈信念。人與人是不同的,別人能做到的事,我們真的不一定能做到。我們不能說,你看誰誰沒有四肢都活瞭下去,你為什麼不能。因為我不是他,他也不是我。對於威爾來說,激情與冒險就是他的人生,半身不遂讓他失去瞭這一切,他的人生已經結束瞭,至於現在的他還是不是他,他都已經不知道瞭。對於年老後的父母來說,如果活著令他們疲憊,那他們的人生也已經,結束瞭。離我們而去的每個人的生命,都不是我們的,而別人的生命,我們是做不瞭主的。
我在《中國青年說》中看到過這樣一個經歷,一個女孩的閨蜜失去瞭父母,長大後又得瞭一種奇怪的病,於是閨蜜請求她幫她簽署安樂死同意書。在閨蜜安樂死的那天,她就站在病房外。經歷過這件事情的她,因為心理問題,一度抑鬱。死亡,這麼的幹脆利落,這麼的令人痛心斷腸,尤其是當自己眼睜睜的看著生命逝去卻無能為力的時候,那種感覺,也許永遠也忘不掉。隻是,我們別無選擇,因為,這不是自己的選擇題。現在的我們,大多都沒有經歷過這種事,隻是這種事是無法避免的。當威爾堅持安樂死的時候,克拉克說,我為瞭你如此的剖心剖肺,你卻依舊想要離開,甚至讓我看著你走,你怎麼能如此殘忍。但最終,克拉克還是陪瞭威爾最後一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