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29 11:10:26
文 | 晚情
前兩天,我在機場時,一位親戚打電話給我,問我先生他們公司是不是在招人,我說他們公司人員需求大,永遠都在招人。
然後她就問我怎樣才能進去,我說招聘信息上應該有電話和郵箱,準備好簡歷投過去,如果條件合適的話,就會打電話通知過去面試,面試合格的話,就可以正式入職瞭。
她哦瞭一聲後問我:那能不能跟人事部打個招呼,直接讓人過去上班呢?
我一聽這種要求,就覺得氣血往上湧,平復瞭一下自己的心情,才嚴肅地說:“公司有公司的規定,如果都這樣做,估計早就倒閉瞭。”
她說這個她當然知道,然後我就聽到電話那頭的一問一答。
親戚問:你女兒是什麼大學畢業的?
那頭的人回答:浙江某某大學。
親戚問:你女兒想找什麼工作?
那頭的人回答:想找銷售類的工作。
然後,親戚再把話一句一句傳給我,其實她不說,我都能夠串連起來瞭。
親戚說:“她是我的好姐妹,她女兒也是大學畢業的,成績很好,能力也不錯,阿彥他們公司這麼缺人才,那正好啊!”
我怒極而笑,剛才還在問哪個大學畢業的,這會兒都知道成績很好,能力不錯瞭?
我很溫和地說:“他們公司永遠歡迎人才加入,既然條件這麼好,直接走正規渠道就行瞭,不需要去想這些旁門左道。”
親戚和那邊的人都急瞭:“關照過的肯定不一樣啊!都是一傢人,這點小忙就幫一下嘛,不就是一句話的事嘛,他們公司這麼大,多一個人有什麼關系呢?而且她是大學畢業的,也是有學歷的。”
我壓抑怒氣笑著說:“如果她條件真的這麼好,有什麼好擔心的?盡管準備簡歷去應聘就是瞭,如果覺得面試有黑幕可以告訴我,我可以幫忙反映,但要是條件不行,就算把人弄進去瞭,也呆不長。”
那邊連忙表態說:“沒關系啊,隻要先把人弄進去就行,其他事情我們自己會搞定。”
我說飛機要起飛瞭,就掛瞭電話。
在飛機上,我忍不住感慨瞭很多,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真的不是一星半點。
我們生於凡塵俗世間,永遠都在求人與助人兩種角色中相互轉換,人生在世,誰也不可能不求人,誰也不可能不幫人。但是,僅僅隻在這一點上,便已經高下立分。
有的人求人,理所應當,從來不去考慮,所求之事是否會影響到被求之人,更不會去想對方為此需要付出怎樣的人情、精力、金錢,甚至整個信譽。一心隻關註自己的要求能否被滿足,一旦被拒,立刻惱羞成怒。
而有的人即使求人,也不讓人反感,他清楚地知道所求之事屬於什麼樣的性質,即使求人,也絕不為難別人。他知道該怎麼說話,才不會令對方反感而拒絕,也知道對方的原則和底線,無論是否被拒,都不會心懷怨恨,懂得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去思考問題,讓對方因為他的人品與情商而欣然答應。
真正圓滿的求人與助人,必然發生在兩個高情商並且懂界限的人身上。你幫我,我非常感激,你沒幫我,我也絕不怪你。我幫你,我絕口不提,你幫我,我銘記於心。
這世上,有幾種人,無論跟你是什麼關系,你一定一定不要幫。
第一種,他找你永遠都在表達自己的需求,我現在遇到什麼事瞭,我需要你提供什麼幫助,你一定要幫我雲雲雲雲。他們永遠不會站在你的立場考慮,認為自己所有要求的事,對你而言都是輕而易舉的。
他找你借錢,你怎麼可能沒有?他找你托關系,你怎麼可以不願意?他找你幫忙,你怎麼可能沒空?你絕對不可以拒絕他,你若拒絕瞭,就是你冷酷,你自私,你無情還道德敗壞,然後上升到因為你這樣的人存在,使整個世界都變得太冷漠,太現實,因為你的拒絕,帶壞瞭整個社會的風氣。
他從來不去考慮他要求的事,對你會不會造成影響,會不會令你難做。甚至是知道這件事肯定是你反感和不願意的,還是毫無顧忌的提出來,甚至死纏爛打。
這類人,你說他情商低也好,根本不在乎你也罷。你一定要知道,就算你勉為其難幫瞭,在他眼裡,那不過是小事一樁,你若辦成瞭,他給你一句輕飄飄地謝謝,你若是沒辦成,你休想他體諒你一分,你隔十米遠都能看到他臉上的懷疑與憤怒:這點事你都辦不成,你到底有沒有盡心?
面對這類人,不要為難自己,果斷拒絕,就算這一次你們不交惡,遲早有一天,還得交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