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02 11:08:10
文/Yoga
弗吉尼亞·伍爾夫,英國意識流文學代表性作傢之一。
《到燈塔去》描寫一次大戰後拉姆齊教授和幾個親密朋友在蘇格蘭島嶼上度假的一段生活。作者企圖在這部情節非常簡單的小說中探討人生的意義和自我的本質,指出自我有可能逃脫流逝不息的時間魔掌並不顧死亡的威脅而長存不朽。燈塔塔尖的閃光及象征拉姆齊夫人的靈魂之光。
本書的意識流寫作手法十分值得註意,如視角轉換,兩種時間,象征手法,音樂結構,借鑒繪畫等。
伍爾夫曾在日記中寫到,這部作品將是相當短的,將寫出父親的全部性格,還有母親的性格,還有聖艾夫斯群島還有童年,以及她通常寫入書中的一切東西,生與死,等等。
《到燈塔去》是一部具有強烈藝術象征和隱喻的小說,通過人物的主觀性來描述,不帶有任何作者的主觀色彩。翟世鏡在本書的序言中寫到,這部作品自始至終是從主觀自省的角度來表達的。伍爾夫通過人物的意識流動,自我感覺和沉思遐想,巧妙地表現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經歷,勾勒人物的面貌。她對人物的觀察細致入微,甚至能夠捕捉意識流之中的一剎那間的情緒波動和思想轉折,把它如實的記錄下來,從而把每個人錯綜復雜,變化萬端的心理狀態描摹的淋漓盡致。
《到燈塔去》分為三部分,情節也極為簡單。各個標題分別帶有不同的含義,所象征的意義也各有不同。
第一部的標題窗是一個溝通內外的框架,它象征拉姆齊夫人的心靈之窗。夫人憑借她敏銳的感覺,由內向外直觀的洞察人們的思想情緒,各種人物和事件,由內向外投射到夫人的意識屏幕上來。
第二部的標題是歲月流逝,象征時間寂靜和死亡取得瞭暫時性的主宰地位。夫人的一切努力,似乎都成瞭轉瞬之間就會消失的彩虹。
第三部分的標題是燈塔,象征拉姆齊夫人的內在光芒。夫人在世時,經常意識到,那遠遠的,穩定的光,就是她的光。
既然燈塔象征夫人的內在精神,那麼小說的總標題《到燈塔去》,就是象征人們戰勝時間和死亡去獲得這種內在精神的內心航程。
本書的第一部分為窗,為整個故事做好瞭鋪墊,非常巧妙完整的介紹瞭人物的形象特點。意識流小說傢善於使用主觀的思想來介紹人物內心的性格秘密,發掘出人物最真實隱藏最深的一面。第一部分通過所介紹的故事的場景分為兩個框架,窗內的人註視著的景象與窗外人的一舉一動,而窗外的人也同樣以窗內為基調描繪著一幅可愛的畫作,簡單的描繪就會使讀者對他們個性和心理變化印象深刻。意識流並不強調於人物外在的特征,反而專註於人物性格和心理上的微妙變化,這同樣也是意識流小說具有強烈帶動性的特點之一。伍爾夫使我們深刻的認識和瞭解到人物個性的巧妙特征,同樣也使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去獲得主體的各方面的觀念,感受他們的思想精神世界。
歲月流逝為本書的第二部分。十年的時間看似很長,卻也是在恍惚中悄然逝去。在這段時間裡,戰爭讓他們失去瞭親人,並且在第一部分中出現的那個真是,善良並且樂於助人的拉姆齊夫人也離他們而去,使得看似並沒有什麼變化的整個傢族全改變瞭。正如莉麗所說的,你我他。都隨著歲月的流逝而灰飛煙滅,什麼也不會存留,一切都在不斷變化之中。她同樣也體會到,在一片混亂之中,存在著一定的形態,這永恒的歲月流逝,被鑄成瞭固定的東西。在這一部中,充斥著更多的是恐懼,混亂與死亡,並且拉姆齊夫人的成功也是有限度的。但可愛的是,伍爾夫利用本部結尾處使相同的人物重復瞭在窗這一部中相同的動作,他們重新開始找尋十年前的願望,拉姆齊夫人的形象又重新浮現出來,正如作者所說的“拉姆齊夫人。立即迸發出一陣能量的甘霖,一股噴泉般的水珠,她生氣蓬勃,充滿著生命力,好像她體內蘊藏的全部能量正在被熔化為力量,在燃燒,在發光。”這部表現出瞭拉姆齊夫人像燈塔塔尖閃閃發亮的不滅燈光般的高尚人格。是愛包羅瞭萬物,對抗瞭恐懼,戰勝瞭死亡。
第三部分為燈塔,主要是以對拉姆齊夫人的回憶為主,更加的註重瞭感情和內心活動的描寫。通過一傢人重返之前的旅行日程,完成之前的約定。拉姆齊先生登上燈塔,莉麗完成瞭油畫,他們在另一條線路上完成瞭拉姆齊夫人的願望,同樣,這一切都是為瞭紀念她,紀念她不朽的靈魂與發光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