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問題永遠比答案重要

2016-10-13 11:07:22

文/廖超國

我們永遠有問題,但永遠隻能有少數人才能提出深刻的問題。提問變得越來越難,答案似乎變得越來越容易。問題一直伴隨著人類始終,人類文明的進程本質上是解決人類與自然以及人類與人類之間問題的過程。智力的提升,科技的發達,文明的進步,先進工具的運用,讓我們更深刻地感受到瞭科學本身包含的一個悖論,隨著我們對問題的發現和認識以及解決,得出的每個答案都會孕育出新的問題。使用的工具越多,答案也就會越多,相應的問題也會更多。因此,凱文﹒凱利說“科學作為一種手段,主要增長瞭我們的無知,而不是我們的知識。”

人類的所有學問都是研究和解決問題的。但過去人們往往把追求答案看得比發現問題更重要。其實,隨著超級智能時代的到來,發現一個好問題比得出一個答案更有意義。不是有人說嗎,“提出正確的問題,等於解決瞭問題的大半”。過去的例子也對此有充分的說明和佐證。就像愛因斯坦小時候問自己“假如和光線一起旅行,你會看到什麼?”這個問題開啟瞭相對論、質能方程E=MC2以及原子時代。提出一個好問題比找到一個答案更難,更對認識事物有幫助。所以,比答案更重要的是問題。答案可以錯,但問題最好不要錯,答案錯瞭可以修正,問題錯瞭一切全錯。同時,我們還看到,平庸的問題隻能有平庸的發現,深刻的問題才有偉大的發現。

發現問題並不比找到答案容易。問題是引領我們學習和思考的燈塔;問題是激勵我們研究和實踐的向導;問題是我們學習和研究的起點;問題是知識體系的連結點;問題是促進我們思考的引爆點;問題是尋找答案的關鍵點。無論工作還是生活,發現不瞭問題才是最大的問題。隻有找到瞭問題,我們才有可能循著問題去尋找答案。所以說問題是先導,從這個意義上看,問題導向不失為一種絕好的方法。

問題比答案更有力量,這裡的問題不是普通的問題,而是具有深度的好問題。那麼,什麼樣的問題才是深刻的好問題呢?有人對好問題作瞭這樣的概括。

一個好問題,不會隻有一個答案,值得深入探究,擁有很多答案,而且答案中又包含新的問題。

一個好問題不能被立即回答,會在歷史的長河中隨時間沉浮,經過幾代人的探求,或有階段性的答案,或一直在探索中,迷一樣的存在。

一個好問題總是挑戰現存的答案。好問題會超越過現有的答案,反推出更深入的回答,得出新的答案。

一個好問題出現時,睿智的人一聽就特別想回答,但在問題提出之前,不知道自己對此關心。好問題給人回答的興趣。

一個好問題與能否得到正確的答案無關。好問題的提出,起先並不關心是否有正確的答案,對著答案找問題是低智能的人玩的遊戲 。越是當下沒有正確答案的問題,才越深刻、越有意義。

一個好問題會創造新的思維領域。好問題開啟新思路,沒有好問題難有新思路,這是事物發展的邏輯。

一個好問題是科學、技術、藝術、政治、商業領域中創新的種子。好問題促進創新,沒有問題種子,創新會停滯不前。

一個好問題會重新構造自己的答案。就像好問題不隻一個答案一樣,好問題同樣會重構自己的答案。好問題不同的問法就會得出不同的答案。

一個好問題是探索、設想、猜測,是能帶來差異的分岐。面對同一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說得就包含這層意思。

一個好問題處於已知和未知的邊緣,既不愚蠢也不顯易而見。已知的問題不再是問題,未知的問題實在太多,若過於超前,很多人會不知所雲。好問題在已知和未知之間,如同碰到合適的人一樣,對的時間對的地點,不早不晚正好。

一個好問題不能被預測。能被預測的問題都是比較低級的問題,而高級的問題總難被預測。

一個好問題是機器將要學會的最後一樣東西。計算機的誕生,網絡的出現,度娘給我們準備瞭太多的答案。那個會下棋的以5:0大勝歐洲冠軍阿法狗,背下瞭很多棋譜而且會靈活自如的應用,但他致命之處,就是不會提問題。人工智能機器人要攻克的就是會問問題。

一個好問題代表著受教育的頭腦。好問題不是誰都能提出來的。受教育的程度越高,提出的問題越高深。聰明人提出偉大的問題,愚蠢人連問題也提不出。問題面前人的差別一目瞭然。

一個好問題能生成許多其他的好問題。這可能是物與類聚的一種翻版。馬太效應說的也是這個意思,好問題帶來更多的好問題,不好的問題也會帶來很多不好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