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1 11:08:35
文/霧滿攔江
(01)
先來道智力測試題:
工業化帶來廢水廢氣廢渣,嚴重的破壞瞭環境的生態平衡。對此問題,你如何看?你認為人類還有希望,重返美麗而溫暖的古老田園風光嗎?
坦白說,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標志著一個人能否獲得財富的分水嶺。透露出一個人,對這世界規則的基本認知。
(02)
昨天的微信,引用瞭吳曉波先生的一句話:再窮也要站在富人堆裡。
不料這句話惹來麻煩,有朋友在回復中質問:我窮,我拖鞋短褲囊中空空,如何往富人堆裡站?海天盛宴知道不?我去瞭,可人傢根本不讓我進,我連門都進不去,咋個往富人堆裡站?
另有朋友說:往富人堆裡站,這話說得輕松,你試試就知道,上市公司的酒會,不是沒參加過。可是收獲的是滿心悲涼滿腹辛酸。所有人都圍著有錢的大老板獻殷勤,你穿一身地攤上淘來的西裝,手拿紅酒站在那裡,自尊就如同被人傢扔掉的紙巾,任人踐踏……
這回復,實在是讓人欲哭無淚。
對語言的理解,有道智力門檻。再窮也要站在富人堆裡,意指你經濟可以貧窮,但大腦的思維不可以窮困,一個人的觀念主導著他的行為選擇,而一個人的選擇,基本上來說就是他的命運瞭。
要想站在富人堆裡,改善自我的命運,那就必須清理一下自己的思維,看自己的腦子裡,是否有不兼容於財富的思維系統——如果你的思維與財富法則背道而馳,那就需要認真的想一想瞭。
(03)
大概四年前,有一波留學生歸國,留美留英博士浩浩蕩蕩回來,見飯局就勇敢的往上沖,尋找各自的機會。就在一次這類型的場合裡,有個女孩講述她室友的情形,我聽瞭後印象深刻,可以拿這個故事,為這篇文章的標題做個註引。
她的室友——據她說是個沒什麼腦子的女孩,簡稱她無腦女孩好瞭——無腦女孩在國內讀的大學,專業課稀哩糊塗,但性格外向,算是社團的活躍人物。就有一次,社團搞辯論賽,抽簽論正反方。
她抽到瞭反方。
這張簽,徹底改變瞭她的命運。
(04)
女孩抽到的簽,就是本文開頭的測試題——工業化帶來廢水廢氣廢渣,嚴重的破壞瞭環境的生態平衡。對此問題,你如何看?人類還有希望,重返美麗而溫暖的古老田園風光嗎?
女孩抽到的簽,是為工業化辨護,可她大概接近於一個環保主義者,對工業化深惡痛絕,突然間要求她轉變立場,替萬惡的工業化說項,這讓她恚怒已極。
恚怒也沒辦法,辨論這東西,是強化自我存在感的難得好機會,她還得硬起頭皮,準備材料。
這一準備,女孩一下子就崩潰。
她發現,此前的她,實在是大錯特錯,錯到瞭沒譜的地步。
(05)
女孩是這樣準備材料的:
她先考慮,假如中國沒有工業化,情況又會怎樣?
結果讓她不寒而栗——假如沒有工業化,中國根本養不起十幾億的人口,也就是說,現在吵吵嚷嚷反對工業化的人們,九成九得活活餓死。
再向前追溯,女孩發現,清朝以前,中國人口始終難以過億,就是因為農耕作業的生產力太低,而且又沒有相應的避孕措施——避孕套也是工業化的結果——實際上中國人過著極恐怖的生活,大多數人傢拼命的生,幾乎每戶人傢,都有饑餒時期活活餓斃的孩子,活下來的人剛剛十幾歲,就立即緊張的投入繁殖期,古時代中國人,完全是活一天是一天,亡命拼爭,根本沒什麼未來可言。
到瞭明末,從美洲引進瞭玉米,但偏偏遭遇小冰期,導致明朝經濟崩潰滅亡,清朝之後,中國人有瞭玉米啃,人口終於突破瞭億人大關。但這一億人仍然是為生存而拼掙。所以這片土地上,戰事不斷打個不停,說到底就是沒得吃。
女孩計算發現,現時代,中國假如不采用化肥,這片土地最多能養活三兩億人,而且是靠瞭啃玉米喝糊糊的那種低質量生存。所以中國非得走工業化不可,不工業化,中國人就無法獲得經濟自由,稍有個水災旱災,餓死的人大把。
是工業化讓中國人獲得瞭生存尊嚴,城市,發達的交通,漂亮的衣飾,休閑的時間,一切都是工業化的成果。
女孩最後發現,不是工業化有問題,而是人本身有問題!
(06)
是人,對生存急切而貪婪的欲求,導致瞭環境被破壞。女孩計算過,一個人活一輩子,要吃掉大概4頭牛,15頭豬,21隻羊,1200隻雞,13000隻雞蛋;洗澡7000次,消耗10萬噸水……一個人一輩子產生的全部生活垃圾40噸。除此之外還要大便三噸、放屁36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