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12 11:02:37
文/黃宏宣
睡懶覺的感覺,一年之中能幾回?人的一生,總是忙忙碌碌,很少有睡懶覺的福氣!想象中睡懶覺的感覺應該就是二個字:“特爽!”。可每天早晨,我都習慣五點半起床,替愛人和女兒做好早飯,磨好豆漿,六點半準時出門上班。人生就是如此,在忙碌中度過自己的快樂時光。
都說睡懶覺不利於身心健康,我也不是特別愛睡懶覺的人,隻是自春節放假以來,就一直沒睡過一個好覺,弄得我昏昏沉沉、萎靡不振,還整天的哈氣連天。
我偏愛在午飯後睡上半小時,哪怕十五分鐘也知足。因為愛好寫作,我總是喜歡開夜差,靈感來瞭,經常不知不覺就耕耘到凌晨,可天一亮還是醒瞭,這是我多年未改的習慣。
去年冬季的一個傍晚,和幾個同學喝瞭一些白酒,回到傢裡,竟然腳也沒洗,臉也沒擦,隻是簡單地刷瞭幾下牙,就躺在床上呼呼大睡瞭,一直睡到第二天下午的一點多,若不是母親的電話喚醒瞭我,還不知要昏睡多久!起床一看,嚇我一跳,一覺醒來,世界咋就變瞭?昨天是帶著太陽去喝酒的,今天怎麼變成一片銀白色的世界?難道我還沉醉在美夢中?妻怒笑著調侃我說,昨晚一夜的暴風雪,我們一傢三口頂著大風大雪從飯店回來,你居然不記得?你喝多瞭,我和女兒怎麼哄你洗腳,你就是一萬個不願意!想來想去,我真的一點印象也沒有。
學校20年的校慶,忙得我暈頭轉向,苦不堪言,等到校慶結束的當天晚上,慈善的老校長溫和地對我說,“這段時間你太累瞭,在傢休息兩天吧!好好睡個懶覺!我們絕不打攪你。”校長說到我心裡來瞭,晚上躺在床上,我就是想關閉手機、踏踏實實睡個懶覺,可不知為什麼,天沒亮,渾身上下就癢癢,還是準時準點就起瞭床,難道是心裡還惦記瞭女兒和妻子的早飯?難道是心裡還惦記瞭學校?難道這是一種無法改變的習性?
有人說,一個心地善良、心胸開闊、與世無爭的人,他們睡覺的質量一定很好,既不會失眠,還喜歡睡一會兒懶覺。一個鐘情於他人、心底無私的人,他也可以睡個懶覺,因為他們不會做噩夢。愛妻卻說,真的到瞭想睡懶覺的那天,就離生命結束不遠瞭,即使活著,也沒有多少價值。他們的話也許還真有道理!人這一輩子,就是這樣,忙忙碌碌,磕磕碰碰,跌跌撞撞,我們的一年時間又匆匆的過去瞭,有收獲,有失敗,可都已經回不去,時間真的是手裡的流沙,一點一點的從自己的指縫中流失。還有人說,一個人最大的幸福就是你在睡懶覺的時候,還有一個人在想你;你在醒來的時候,還有一個人在夢裡見到你!
我最喜歡坐在農村老屋院子裡的那棵老槐樹下,看著屋簷角滴下的雨點,聽著屋裡愛妻和女兒音樂般的呼嚕聲,那一刻,我仿佛看見瞭時間的縮影,仿佛回味到瞭傢的溫暖和與妻兒相處時的幸福年華。一個人,生命的長短是用時間來衡量的,誰都希望自己長壽,但時間總是不答應,它依然按照自己的節拍行走,且從來也不失公平。年輕的時候,我們什麼都不在乎,總是覺得時間的步子太慢;年歲越高,日子過得越快,才知道要節約自己已剩不多的光陰,可是,卻挽不住時間匆匆的腳步。簡單地說,人一宿不睡覺,並不是補睡一宿就能還清的。站在橋上,細看江水東流,一邊是現在,一邊是過去,童年感覺時光太慢,老年感嘆光陰似箭,少年做加法,老年做減法,對誰都是一樣。人就是永遠都順時針旋轉的鐘表,一生一世記錄著有去無回的生活。
人在旅途,含辛茹苦,時間會讓我們瞭解周圍繁雜的事物,把人世間的紛紛擾擾看得更清楚,也讓我們學會把酸甜苦辣統統笑納。科學上的時間是慢不下來的,心理上的時間卻能夠調整,就是讓每天的日子都像童年那般新鮮!讓不多的生命像樹木一樣向上生長!
睡懶覺,是一種境界;偷得一日清閑,也是一種境界。在九華山,我曾經見到一群年輕力壯、蓬頭垢面、衣衫襤褸的苦行僧,一直從山底跪拜到頂峰,一步三叩,虔誠向佛,我不禁為之動容和贊嘆,我不知道他們是否睡過懶覺?
有一個有趣的故事這樣講,一個偶然的機會,老鼠發現瞭一個盛滿米的壇子,它十分興奮地跳進去,飽餐一頓,吃完後,它並沒有走,而是在裡面住瞭下來,並天天在裡面睡懶覺,因為這裡看來是一個不勞而獲的好地方。這樣無憂無慮的好日子足足過瞭半年,它樂不思蜀,絲毫沒有發現裡面的米在一天天減少,終於有一天,壇子裡的米吃光瞭,它這才想起應該出去另謀生路,它想往外跳,但壇子太深,它最多隻能跳到壇子高度的一半;它又往出爬,但壇壁太滑,它的一次次努力都失敗瞭,這個給它帶來好運的壇子最後成瞭它的墳墓——原來,是睡懶覺害瞭那個聰明的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