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青春

2016-08-13 17:07:42

文/周小胖

忘記具體的哪天就一直盼望著《致青春》的上映,心裡也不斷盤算著和某人一起去的種種場景。天算勝人算,隻身踩著單車,襯著路燈射下來的微弱、昏黃的燈光,樹枝中間投下來稀疏冷影,上海大學圍墻裡飄出陣陣槐花香,徐徐獨行。此時的街道像一條波平如靜的河流,蜿蜒在濃密的樹影裡,隻有那些因風雨沙沙作響的樹葉,似在回憶著白日的熱鬧和繁忙,行人大多出遊,沒有往日的車來車往,恰此刻人就像一片凋落的樹葉,隨溪流緩緩前行。青春也是一個人在行走,隻是沿著時間這條河流,也曲折,也蜿蜒,不經不意走到頭。

關於青春

青春是什麼?電影散場的時候一直在自問。

席慕容在詩中說:青春是一本倉促的書,所有的結局都已寫好,所有的淚水也都已啟程,卻忽然忘瞭是怎麼樣的一個開始,無論如何的去追索,隻如雲影掠過。

有人贊揚青春說:青春是早晨的太陽,她容光煥發,燦爛耀眼,所有的陰鬱和灰暗都遭到她的驅逐,青春是蓬蓬勃勃的生機,是不會泯滅的希望,是一往無前的勇敢,是生命中最輝煌的色彩。

青春留不住,白發自然生。青春是一縷風,讓耳朵留戀鳥語,讓鼻子回味花香,匆匆掠過,瞭無痕跡。青春是一個人和一群人,並肩走過校園青蔥的日子。青春一件事,在年少時光觸碰到內心深處,沒齒難忘。青春是隱藏在記憶角落裡那個讓人傻笑,後悔,嘆息的人和事,可觸摸。青春是讓人怒,讓人哭,讓人笑,讓人嘆息的情緒,可感覺。

 關於電影場景 

趙薇把所理解的青春元素極盡轉化成電影鏡頭,缺不瞭愛情。

青春不乏幻想。開頭便是女主角鄭薇的醜女變公主的幻想,在夢中自己蓋瞭20床的鵝絨被,在陳孝正把鄭薇當女友的時候,女主又幻想穿上水晶鞋,一跳一躍,滿心歡喜。

特別喜歡開始的一個場景,女主角終於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是隔壁青梅竹馬男主角所在的城市,因為太過歡喜,而沒有緊緊拿住,陣風襲來,錄取通知書隨風飛走,任憑兩人怎樣拼命的追趕,也無濟於事,終將消逝在天際,無影無蹤。是不是導演暗示青春當年輕人沉浸在歡喜的那刻時,在不經不意間飛逝?

青春是一場遠行,回不去瞭。

從心底喜歡鄭薇這個角色,鄭薇厚著臉皮在眾人面前大唱紅日,而博得男主一笑;在學校的小花園裡幼稚、單純地提著那個小蛋糕等男主,即使被蚊子叮的滿腿的包;在自習室一口一口的吃著零食,像老鼠一樣,如是場景種種浮現,不免勾起人的記憶連篇,無不昭示青春美好,無計功利的愛情,即便我們吵過架,動過手,也擋不住荷爾蒙的異動。

當男主為瞭前途,將去美國,此前種種的謊言再也包不住時候,鄭薇何其驚恐、不相信。兩人坦白,雙方落淚。

青春是一場傷痛,來不及瞭。青春是一場美好,在傷痛出現之前。

男主年輕時候愛幹凈,討厭吸煙,甚至在小花園裡坐下屁股底下都要墊本書,可是後來,學會瞭抽煙,一身白褲卻毫不猶豫的和鄭薇就坐在臟兮兮的臺階上。

是的,鄭微說得對,“我們最終都要成為我們曾經討厭的那種人。”

關於阮莞  

從陪別人墮胎,到自己去墮胎,阮莞的青春簡直像一個玩笑般荒唐。鄭微最後說,“隻有阮莞的青春是永不腐朽的”這句話是對阮莞最好的褒獎。仔細去想一想,電影中所有的人物在愛情裡幾乎都經歷過變心、周旋、徘徊,唯獨阮莞,從始至終愛著趙世永,而且最後還因趙世永而死。這就是阮莞最偉大的地方。阮莞的死也是極富寓意的,奔跑著去見青春的愛,在遇見紅燈的時候轉身回跑,生命嘎然而止。死在青春永恒的時候,也死在追尋愛的路上,死在遇見紅燈轉身跑的時候。這是最壯烈的青春,你我多少都有過侵染。

關於老張

老張是這個電影裡最喜歡的角色。痞子的義氣,詩人的灑脫,民工的心酸。愛開女主角的玩笑,一直有女人緣,和很多女孩關系都很好,表面的上大大咧咧,暗地裡喜歡女2號,默默的一直送花,不曾坦露,躲在角落裡不曾示人。同學聚會時,為裝門面,買A貨,表面風光無限,聚會散後誰人懂其落寞。

誰的身邊裡總有像老張這樣的人,而我恰巧遇到比較多,老王,老孟,老秦。

電影裡還有種種可愛的、捧腹的、感傷的場景,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故事,這就是趙薇給我們詮釋的青春。有人褒,有人貶,各自看裡面戳中自己的畫面。看《致青春》,不要去找你的笑點和哭點,去找你的青春和你的愛,然後,它們便會翩然而至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