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治愈一切,最好的總在未來

2016-08-13 17:21:21

文/FlyPie

我一哥們最近失戀瞭。

由於關系很好,他來找我傾訴。我的做法跟大多數人一樣,耐心地聽著不做任何評論,隻是在一些幾乎沒話講要冷場的時候插幾句諸如:沒關系的,總會過去的。然後好讓他繼續或者重復。聽瞭很久,他的故事大抵是這樣的:

他是一個自尊心非常強的人,但是他來找我的那個晚上臉上卻掛著兩條再明顯不過的淚痕。我覺得不太對勁就急忙問他,才知道他跟自己做瞭一次決絕的鬥爭,剛打完一個電話。

根據開始那句話,很明瞭的是,那個電話是打給他的EX的,對話內容他沒詳盡告訴我,但是我能想象他哭著挽留她的樣子,說實話很讓人心酸,作為最好的朋友之一我太明白,甚至不能相信:這世界還有這樣能讓他放下自尊的人的存在。我不知道他是怎樣的人,或者說我不知道怎麼表述他是怎樣的人,並不是我對他的人品存在懷疑,隻是我一直覺得誰都沒資格給誰下定義,因為你連自己是怎樣的人都無法理解。我唯一能肯定的是,那個女孩子一定是讓他傾其所有去愛瞭。

在傾聽的過程中,我聽到瞭兩句話一直讓我記掛著:一是時間久瞭自然就放下瞭,一是最好的總是在未來。說句沒良心的話,我沒問也不想知道他們是為的什麼分手,我也沒理會我朋友說的他是如何如何地付出,更沒記下那女孩是多理性、多狠心……盡管是最好的朋友,我也沒辦法不承認,確實覺得事不關己,其實準確的說法是愛莫能助。但是這兩句話卻讓我想瞭很久,情不自禁地聯想到自己的一些事情。

2008年5月,我爺爺去世瞭,措手不及吧,畢竟他才六十出頭,腦癌。那一年的春節我們回去瞭,在隔瞭三年之後,好在回去瞭。很小的時候我們一傢就搬到城裡,我還很清楚地記得跟爺爺奶奶分離的那個中午,嚎啕大哭嚷著:這麼大的房子隻剩爺爺奶奶好孤獨啊。爸媽聽得都動瞭情,但是沒辦法大人跟我都明白隻有到那個高樓林立的地方才有更好的教育、更多的機會、更好的未來。我沒有反抗隻是傷心。過瞭一年,我發現我不再想傢,不再想爺爺奶奶,隻是想到他們孤單地守在老房子裡的時候心裡一酸,但是我已經不知道那麼小的我的那種心酸是發自內心還是來自道德。直到過瞭兩年,我很少想他們瞭,除瞭學習,我的頭腦大多是豐富多彩的城市生活,充滿樂趣的玩伴。爸媽問說要不要回去過年的時候,大都是連“隨便”都說得心不甘情不願。

直到,傢裡有親戚帶著哭腔在電話裡告訴我:孩子,回來看看吧。我心一愣,馬上請假啟程回去,從來沒有這麼急切過,雖然本來回傢的路程就很長也很艱難,卻從來沒有那種感受,總覺得那個終點我永遠到不瞭瞭,這條路為什麼抖得讓我想吐?人生就是如此艱難嗎?奔波一路,直到到達爺爺床頭,我跪在地上,腸子烏青,泣不成聲。

這就是時間的功力嗎?

2013年也已經到瞭,我發現寫到這裡的時候,內心的痛楚已經很難跟那時候相較瞭,這也是時間的傑作?

時間真是無情人。

朋友說他問他的EX說:你就這麼不要我瞭,想過我該怎麼辦嗎?他說的她的EX的回答是:時間久瞭你自然會放下的。我覺得他不應該繼續愛她瞭,她不愛他,很不愛瞭。應該把更好的自己帶給未來那個更值得愛的人。但是最好的總是在未來,就表示可以揮霍現在嗎?

我覺得這種想法很詭異,如果老想著最好的總是在未來,那你完全不需要珍惜現在的一切,甚至未來的一切,因為還會有更好的,然而未來還會有未來,直到生命終結。我一直沒說什麼,但是聽到這句話,冷不丁爆瞭一句,這算什麼?

談戀愛的話我最不能接受的是兩件事:一是試探,一就是所謂的未來論。所謂試探就是抱著看看我們是不是合適的心態,合適就走下去,不合適就分,如果抱著這種心態,分手是肯定的結局。對於未來論,我甚至連吐槽的力氣都懶得浪費,對於那些過於信仰未來,以來安慰自己當下不珍惜行為的人,我隻能用最輕蔑的語氣說一句:等著後悔吧。

兩個人在一起不是為瞭試探是不是互相合適,而是就算不合適也有人願意改變,兩人相愛互相努力遷就,努力生活。未來也許會有更好的,但是最重要的現在,拋棄現在的人一定不會擁有太好的未來,我不信上帝不信佛,但我覺得這是正確的,沒有為什麼就這麼相信而已。

既然相愛,你就該相信你身邊的這位在未來就會是最好的,你也要努力變成他的最好的,過好當下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