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雜志文編的面試

2016-08-13 17:27:09

文/祭酒青詞

每個人面試的理由幾乎大同小異。

有人說他在大學的時候寫瞭一本小說,有出版社的編輯聯系表示希望能出版,說到這兒沒有一個但是仿佛說不通,因為他是四川人,所以他的小說裡有很多四川的方言,出版社要求變方言為普通話,他當時年輕氣盛說不改就不改,最終沒有能夠出版,所以也沒有版費,最後他在傢鄉做瞭教書先生,四年來他一直沒有忘記自己想要寫小說的夢想,幾次想離職去完成這個夢想都因為自己舍不得這群孩子而放棄瞭,今年他帶的班畢業瞭,他終於可以去做自己的事情瞭,他就來到這裡面試。他面試的是《看電影》的文編。他還說他自己很喜歡看電影,大概看瞭沒有一千也有八百部,並且自己對電影有獨到的見解,什麼他看電影更關註導演編劇是怎麼想的,我想說白瞭就是一句,他喜歡看導演是怎麼忽悠人的。

有人說她是學銷售管理的,現在做公司的內銷進出口之類的,我想工資應該不菲。她上瞭這幾年班,也時常在豆瓣之類的網站上寫寫文章談談音樂,近三年很喜歡看《當代歌壇》,因為開始迷五月天。還因為自己喜歡音樂學瞭吉他,吉他老師是一個在上海樂隊團體裡相對知名的主唱,主要是我忘記叫什麼瞭。這種種成為她來面試《當代歌壇》文編的資本,她說一開始隻是當做愛好沒想到還有這樣的工作,所以當自己有瞭基礎的時候她想過來試試。

有人說她是湖州人在寧波讀大學,明年六月份畢業,參加瞭臺灣第四屆什麼什麼填詞比賽,得瞭季軍。想問問跟臺灣的那個什麼什麼公司簽瞭填詞的合約,如果《當代歌壇》能錄用她,簽合約的時候會不會有什麼問題。當然她是來面試《當代歌壇》文編的。

有人說他原來的公司隻有三個人,沒有上升空間,公司文化很和諧,但是隻有他一個人是做美編的,沒有人能給他建議,所以他想要一個環境能使自己成長。

面試的是一個老頭子,看起來不太像,應該比我爸大上幾歲。(很多人都不知道《當代歌壇》《看電影》是屬於大嘴傳媒。)估計是總編吧。他說瞭很多,大概就是跟第一個人說他浪費瞭四年時間,沒有堅持自己的夢想,並且辯論瞭韓寒的真假,當然他認為韓寒是假的,因為據他研究瞭兩個小時的韓寒視屏(他說他沒有那麼多時間),韓寒在說到賽車和女人的時候從來不會哽住,隻有在說到文學的時候會這樣;第二個人的基礎不是基礎,不能說你在傢做飯好吃,有各種證書,就能肯定你可以去某個餐廳當大廚,還說中國的傳媒業跟其他行業不同的地方就在於沒有證書;第三個人是筆者認為她在賣弄自己的優秀,想讓老頭子記住她,畢竟當時有十七個人在面試,也許是我“葡萄酸”的情緒在發作;第四個人,老頭子說他認為的那種企業文化不是文化,他還說小企業的文化看老板,中型企業看發展方向。

我當時聽瞭很多,最後做出瞭一個決定,我對他說我放棄這次《當代歌壇》文編的職位,我認為我不合適做這個,我想要的是我想寫什麼就寫什麼而不是你逼著我寫,並且我覺得《當代歌壇》的文風與我的文風不符合,我希望找到一個我喜歡它,它也喜歡我的工作。老頭子當即就說這它是指誰,我說就是指這個工作需要我。他還說你想寫什麼就寫什麼在企業中是不能達到的,除非你是作傢,那你想寫什麼就寫什麼,還說你既然覺得不合適為什麼還來面試呢?我說,我從來沒有看過《當代歌壇》,昨天晚上想買一本問瞭很多報亭都沒有賣的,我堅持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有機會就不會錯過,當然要來面試。他說,這樣也好你,你放棄瞭就不必浪費彼此的時間瞭,對吧?你放棄瞭怎麼不走呢?我說,我覺得人生當中發生的事情都是有意義的,所以我不認為那個教師浪費瞭四年,這也是一次相當不錯的經歷。期間他還拿我打趣一次。

林林總總,說瞭將近兩個小時,最後老頭子跟我說,我年輕的時候比你還有個性,你很像一個十年前在這裡工作的編輯。我當即說,穿越瞭,呵呵。他說,是的啊,真是像,真是穿越瞭啊。我們在和諧的氣氛中散場。

點評:想起瞭那段經典的對話:老師問我長大想做什麼,我說“快樂的人”。老師說我不懂問題,我告訴老師,是他不懂人生。You may say I'm a dreamer, but I'm not the only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