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7:27:30
文/趙強
玩,每個人都會,但各不相同。小時候最大的娛樂就是“玩”,長大後及至暮年之時最大的娛樂就是“休息”。玩要玩的自然,玩要玩的盡興。今天這個話題是和“玩”有關的,我不是專傢,也非權威,就隨性抒發一下情感,侃侃而談一下吧。
玩
我自認是個愛玩之人,而且花樣還蠻多的。本人從小玩到大,但我還算不上一個合格的“玩主”。在我的印象裡:“頑主”和“玩主”是一樣一樣的。會玩的人一般都是頑固的,靠著這股脾氣,進而去將自己的“玩心”擴大下去。
“玩”這個字在漢語裡有一種釋義是:通過獲得非直接利益來娛樂自身。說句直白話,那就是不花錢的娛樂。對於“玩”,有一句老話也不知何人所說,至今已經無從考究瞭,但是形容相當精辟。原話是這樣的:能創造效益就叫幹活,躺坐著不動彈就叫歇,這兩種之外就叫玩。
古往今來,玩能怡情,也能怠情。關鍵就是一個度的把握。玩好瞭,你能建功立業;玩差瞭,你能遺臭萬年。玩耍常常被認為是浪費時間的行為,但在科學史上,有許多偉大的發明是在玩耍中產生的。不信的話,同學們有空可以去留意一下《玩出瞭名堂》這本書。
玩什麼
玩是每個人的基本權益,但是怎麼玩才能“盡興”,才能維護好自己的這項特權呢?記得上周,和幾個北京的朋友商量著周末去散散心,眾口不一的,很難決定去哪?有人提議去登山(註:男孩喜歡野外運動),有人提議去藝術場館或博物館(女孩子偏文藝,復古范兒),更有人提議在傢呆著(註:不排除一部分宅男宅女)......最後的結果是:兵分三處,各取所需。
其實不管去哪,朋友們在一起聚聚才是玩的最大意義,至於“玩什麼”則是次要的。舉個例子:就好比去登山,登山是幹什麼的,是去放松的,不僅僅是為瞭所謂的風景。
無論玩什麼,放松心情是第一要務。
怎麼玩
出門旅行,逛街,陪朋友吃飯等等都可以理解為是在玩,在休閑。大千世界,懂玩會玩的人太多。我覺得:玩的最高境界是無時無刻都有種“玩的狀態”,也就是“放松的神經”在作怪。
以北京香山為例:現在已是隆冬季節,香山早已經不見瞭盛名之下的楓葉。在楓葉出現的最佳時期,去香山可以理解為是去看楓葉;而今如果有人去,那會是看什麼呢?難道是去看光禿禿的石頭嗎?但俗不知,有時候,看石頭也是一種意境。不管你信不信,現在的香山,縱然是沒有楓葉,也是遊人絡繹不絕。
真正會玩的人不在乎去哪玩,隻要能給他提供一個去處,不管去哪都會異常精彩。
寫到最後:
記得一個博友叫“好玩”,她的座右銘啟發瞭我:好玩就是活著的意義,一絲不茍地活成自己的樣子。
原文地址:http://www.zhaoqiang.org/fangsong.html
點評:玩,有五個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