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普通男孩的故事

2016-08-13 17:30:10

(一)

從前,有個女孩的男朋友腦袋裡充滿瞭怪異的想法:

他能在繁華的馬路旁邊蹲上一天,說隻是為瞭觀察路人;

也會在圖書館裡泡上一天,說隻是為瞭尋找靈感;

還會天天翻墻去隔壁警院操場跑上十幾圈,說隻是為瞭找點當兵的感覺;

更扯淡的是,要騎行半個中國,去看不同的風景,遇見不同的人,並且天天免費睡在別人傢床上,說隻是為瞭體驗生活。

終於有一天,女孩不耐煩瞭,冷冷地說:你自己在國內折騰吧,我出國瞭。

男孩搞不懂為什麼,也不想搞懂為什麼瞭,扭頭淘瞭輛二手山地車:

借著蹲在馬路旁練就的察言觀色一路尋找借宿,憑著圖書館裡泡出的文字功底寫瞭篇廣告性質的文章貼在瞭網上,踏上跑步時的雙腳,頭也不回地上路瞭。

難在南方,但男孩眼裡看到的是山清水秀,耳裡聽到的是蛙鳴鳥叫,聞的是花香,喝的是泉水,體驗的是淳樸的民風,車輪已經顧及不上坡多路險,身體已然適應瞭陰雨連綿,腦袋裡哪裡還有空隙去猜測“成熟者”們津津樂道的“人心險惡”?

憊在北方,旅途過半,一路向北,男孩與軍區某首長喝過酒,與無傢可歸的流浪漢握過手,與現實版的“硬漢”同過行,與目不識丁的放羊大叔聊過天,與在外打工的東北彪漢談過人生,與出來流浪尋找美食的美女逛過街,每一天都有不同的人走進他的人生,又匆匆離開,雖說隻是幾小時的朋友,卻成瞭男孩一輩子的回憶。

男孩有一件純白色的文化衫,每到一處借宿,都厚顏無恥地向借宿者要簽名,有老人,有小孩,有警察,有教師,有高官,有平民,有路人甲,也有路人乙,直到本來好好的一件衣服,被五顏六色七拐八拐的筆畫占據得滿滿的。

就這樣,男孩晚上借宿,白天騎行,持續瞭一天又一天,樂此不疲,但旅途的最後,他突然意識到自己是人,不是神,一個月過去後,因為體力消耗過多,終於疲憊瞭。

詭異的是,就在此時,男孩的傢,近在咫尺,雖然在別人看來依然是遙不可及的距離。

他一鼓作氣,拿下瞭最後的挑戰,“滾”回瞭傢。

在傢的日子是無憂無慮的,但隻是男孩的一廂情願,時間能解讀出一切,包括長輩們對男孩至今孑然一身,一無所有的擔憂。

可恥的是,即使男孩不知未來會怎樣,他卻從不擔心,可能他覺得未來應該是明天考慮的事情,今天隻需考慮現在;也可能剛剛完成的一次旅途讓他明白瞭一些事情,果斷忽略瞭一些事情,更加看重瞭一些事情;更可能的是他天生喜歡冒險,不喜歡一眼能望到底的未來,被安排的生活不值得一過。

時間,還是時間,男孩讀懂瞭那些期待的眼神,為自尊的生存,為自我的證明,更為應當負起的責任,終於,他再次啟程,去瞭一向不習慣的紙醉金迷的城市,在一個普遍拿欲望當夢想的時代,開始習慣著一切...

(二)

後來在很普通的一天晚上,北京某咖啡館,一個普通青年,面對著為數不多的幾個文藝青年,意味深長地講瞭上面這麼一個2B青年的悲劇故事...

故事剛講完,文藝青年迫不及待地呼出:“哇,這就是愛情的力量!”

普通青年苦笑著:“額...這和愛情無關,故事中的男孩做到這些,如果非得和愛情扯上些關系的話,我想不是‘愛情’的力量使然,而是‘沒有愛情’的力量使然吧”

可能是混雜在文藝青年中的一2B青年隨聲應和:“對啊,這TM和愛情有毛關系,女孩在故事裡就是打醬油的!從這故事的發展尿性來看,一開始好像是‘愛情故事’,後來是‘勵志故事’,到最後TM又成瞭‘親情故事’,這TM就是一‘變態’的故事!”

普通青年向這位偽文青投撒過去贊許的目光,稍微平復瞭些他有些激動的情緒。

此時,文藝青年又呼出:“哇,這就是想象的力量!”

普通青年鎮定瞭一下,故作輕松地說:“故事嘛,怎能離得開想象力。其實有關騎行那一段,我還能‘想象’的更多,如果全部鋪展開來,寫本書綽綽有餘。”

此時,坐在一旁很少說話的一女文藝青年一臉疑問:“這故事還不錯,可是故事中的男孩在現實生活中存在嗎?你想象力好豐富哦!”

普通青年淡淡地回答:“呵呵,我相信有這樣的男孩,你相信嗎?”

女文藝青年也淡淡地回答:“讓我相信有經歷如此詭異的男孩的存在,倒還不如讓我相信母豬上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