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7:44:55
文藝生活滲透文藝女青年的日常起居,是她們生活的重中之重、核心內容,並且貫穿始終。時不常地寫寫字、談談詩,對音樂、戲劇、繪畫等一切藝術門類都作投入的姿態,當然務求是這些藝術門類中特別小眾的、或曰先鋒的那些。雲遮霧罩一點沒關系,要是大傢都懂、都喜歡,那叫“通俗”,不叫“文藝”,多沒品呀。
大觀園提供瞭一切物質條件,所以紅樓諸女的文藝生活是比較豐富的。談詩、聽曲、悟道,感時抒懷,搞搞創作,這些典型文藝女青年行為,紅樓十二釵裡的多數,都試過。以她們的花樣年華、青春少艾,在大觀園這樣一個詩意的棲居地,不多多少少熏染點文藝傾向,才奇怪。
就像老人傢賈母,也是很有些文藝范兒的,她講究“如此好月,不可不聞笛”,聽音樂要鋪排在亭子上,“借著水音”聽。寶釵跟寶玉大談“一任俺芒鞋破缽隨緣化”時,也很像一女文青的路數。但她們都還不能算正宗文藝女,因為文藝頂多算她們生活和情趣的一部分,比例有限,不夠分量,不夠核心。
說黛玉、妙玉的文藝氣質更濃鬱,也是基於她們旁騖較少,空閑較多,萬事不費神,傷春悲秋起來更專心。
微博:http://weibo.com/missfoxy
點評:MissFoxy寫得犀利,生活雖沒有要給誰都貼上某個標簽,我們卻會從一個人的著裝、言語、行為、氣質大概地將ta定位在某個形象上,而且偏差往往不會太大, 這也應瞭那句話——“你選擇怎麼生活,生活也就選擇瞭怎樣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