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如無數庸人一般,從小被填鴨式的塞進許多信息,其中大部分是垃圾,數學對我的作用隻是用來算錢,執政黨主觀記錄的政治更是沒有任何意義。教條使我刻板,進而蠢笨,然後愚不可及,最終成為千篇一律的批量機械。那才是不同於影片中“三個傻瓜”的,真正的,無法逆轉無可救藥的呆傻。
跟所有人一樣習慣把氣焰囂張言行高調大眾呼擁的人或集團奉作不可忤逆的權威,比如“好萊塢”,比如那些被傢長當作成功典范用來教育我的誰誰誰,直到現在才知曉這些以強橫的態度野蠻的動作灌輸給我的東西對我沒有任何幫助。
SO,當一些被評價為比你有前途的人擺出高姿態的給你他自覺專業的提點時,請對他說:“你的優秀和我的人生無關,請帶著你的趾高氣揚滾蛋吧。”
皮埃斯:可惜我們不是天才,我們甚至連人才都不是,我們不具備任何力量,更沒有顛覆的勇氣。所以我們在電影的理想主義ENDING後,隻能帶著意猶未盡的感同身受,繼續默默無聞和壓抑的生存下去。
豆友們永遠很有喜感:
有正評:
午木:可以打6星嗎!休閑璐:開始笑,後來哭瞭,後來又笑瞭又哭瞭,最後笑瞭,好片!玲瓏:當你不斷追求卓越,成功就會不知不覺追趕你。害怕明天,
怎能過好今天呢?心很脆弱,我們要學會哄它。雞不會知道蛋的前程。學習是為瞭完善人生,而非享樂人生。隻為生命而感激。朋友失敗,你難過,朋友成功,你更難過。一切順利。 少年遊:這幾個月來看過的最好的片——”做自己“,
也許才是人生終極的成功。別總嘲笑印度人”阿三“,他們已經追上來瞭,無論經濟、科技還是我們一貫認為隻會跳舞唱歌的寶萊塢電影。盛贊!5+1星!sunyiye:該片的中文翻譯太爛瞭,
差點就錯過欣賞一部好作品瞭。 蘭徹一直在給大傢灌輸的一種理念就是:簡單生活,遵從心聲,為自己而活。 的確,他讓朋友們重新認識瞭自己和所要堅定的方向。lan~die:如果有一天你變成瞭奇怪的傢夥,
生活於恐懼和虛假之中,就念重生的咒語“Aal izz well”,狠狠地給這個世界一腳!對鼓勵別樣人生價值和給人夢想的片子我是舉雙手贊成,何況從頭到尾都拍得這麼歡樂。臺詞:“朋友是男人最大的胸部”、“你這麼害怕明天,又怎麼能過好今天”。自然也有負評:
韓寒:對於“韓寒一樣的印度電影”,我表示鴨梨很大。
這電影不建議看。雞奴李維斯:勵志片尚可,情節比較老套,勝在拍攝手法。馬克愛馬克:惡俗、平庸、無病呻吟。男主角表情非常賤,
地球上的星星裡面惡心瞭我一次,現在又惡心我一次。無有有:有點矯情,情節拖沓,三個人不斷的掉淚掉淚掉淚,
男豬腳大段大段的直白說教、說教、說教,把反面人物搞的完全平面與呆板,如果裡面不是印度人換成中國人,恐怕分數不會超過8分,豆瓣就是這樣。還有最後:
DIDA:三個白癡,這是諷刺,
不過諷刺的是那些自以為是的觀眾。你絕對可以在將近3小時的電影中拼湊出好萊塢喜劇片的種種元素,並對這些老套的劇情不屑一顧,這沒問題,這“三個白癡”明擺著一副受人奚落的姿態。但是你被耍瞭,這些橋段隻不過是影片內核外的閃光彈,酣暢淋漓的絕對是你一直錯過的東西——愛影志:近三個小時的片長,卻沒有一個多餘的情節,
劇情前後呼應之巧妙值得稱奇。好電影不一定要苦大仇深,能真正愉悅觀眾,那也是一種巔峰。“做一名攝影傢又會怎樣呢?掙得少一點,房子小一點,車小一點,但我會很快樂,很幸福……緊跟你的天賦。” 溫暖勵志美妙如2010年的《天堂電影院》+《阿甘正傳》 意識行態:前幾天我向別人推薦瞭一部除瞭名字翻譯得惡俗,內容卻屬上乘的印度電影佳作《三傻大鬧寶萊塢(three idiots)》,結果居然被貶成還不如《人在囧途》,對於此人的藝術欣賞水平我隻能用影片裡的一句話形容——劇情太復雜瞭,而且沒有字幕,不適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