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機會在哪裡

2016-08-13 17:48:28

生活的機會就藏匿在我們度過的那些痛苦、快樂、艱難、愜意的日子間微小的狹縫裡,一直在我們身邊,伴我們同行,與我們同在。隻是可惜,我們都太喜歡眺望遠方,結果卻總是錯過眼前。隻有認真做好現在,活好當下,才能發現並好好把握住自己面前的每一個機會。

文/古爾浪窪

我常常碰到一些需要"機會"的青年朋友。他們中,有的,是剛剛畢業;有的工作瞭不短的時間,但仍然覺得發展不理想;而有的,則是卡在瞭某個瓶頸口上,正在煎熬和掙紮。偶爾,他們會找我聊聊天,聊聊未來。我總是鼓勵他們。其中,也會有人直白地問:"老李,到底我們的機會在哪裡?"我便無言以對瞭。說實話,這類話題,很難回答。今天,我整理出來瞭三個與機會有關的故事,供各位同樣也需要機會的朋友們閱讀。因為他們都曾經是我的同事,所以,真實性絕對可靠。

第一個機遇的故事

第一個同事,是我剛打工不久的時候認識的。那時候,他高考失利,南下打工。而我呢,書讀的不好,沒臉再讀,高三輟學,跑出來打工。他加入我們部門的時候,我已經上班九個多月瞭。因為他跟我同宿舍,同床--他上鋪我下鋪,所以我倆接觸多,談得多。

他很聰明,機靈,嘴巴乖巧,很討同組人喜歡,也頗得上司好感。不到三個月,他便轉正,升級,加薪,並且時不時代理小組長瞭。剛開始,他回宿舍跟我談的話題是,誰懂得多,誰懂得少,跟誰可以套到技術之類的。不久,他回宿舍跟我談的話題開始轉換,變成瞭臧否各位同事,哪個行,哪個就差點,哪個笨得像豬,以後給自己提鞋都不要。再後來,他的話題便就變成瞭這個月工資多少,可以請哪個主管搓一通,以後能幫到自己的忙;哪個主管最近不得老板賞識,改天參他一本,過年他回傢時,自己就有機會代理他的職務瞭。其時,我尚在廢品分析統計組幹著最苦的分類工作,每天忙得天昏地暗,心無旁騖,回去累的要死,他的話,我大多都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瞭。

又不久,一天晚上,他忽然對我說:"嗨,甘肅仔,我明天走瞭。"我驚訝:"去哪裡?"他答:"去某某廠當領班。"某某廠我知道,是我們羨慕的好工廠,待遇好,工資高,但很難進去。我於是祝福他。說實話,心中還是頗有點羨慕嫉妒恨的。

時光匆匆,不覺五年。其時,我已慢慢從員工成長到瞭品質經理的位置上。因為公司發展的不錯,需要外協產品派我出去考察和審核外協工廠。很巧,我們的外協方,就是五年前我那位同事跳槽去的那傢工廠。我心中忽然有點小小的期待,希望能看見五年前的這位老同事,想來一定做得很不錯瞭吧?!可以敘敘舊,談談離別後,各自的故事和歷程。因為自五年前一別,我們就再也沒有聯絡過瞭,不知道他過的怎樣?猶如初戀難忘一樣,我打工時第一個天天跟我嘮嗑的傢夥,也難忘。

審核過程中,我數次走神,也沒有看到他。結束時,我還是忍不住問起瞭他。采購經理很驚訝?"你認識他?他在我們的測試組當維修副組長,我馬上叫他過來。"不一會兒,一個人打開門縫,將腦袋伸瞭進來,瞄瞭一眼,看見采購經理,於是趕緊躥進來,點頭哈腰到:"經理好!經理好!"采購經理示意他坐,他有點手足無措,扭扭捏捏坐瞭上去。這是他嗎?怎麼變成瞭這副模樣?我仔細看,樣子是他,但神情卻完全不是他,已完全沒有瞭五年前的那種意氣風發,聰明機靈。我心中忽然一酸,跟采購經歷說:"不好意思,認錯瞭,不麻煩您瞭。"匆匆離開。回程中,我一直坐在車上,沒再說話,可心中翻江倒海。那一刻,才明白,歲月,其實很容易改變一個人。

第二個機遇的故事

第二個同事,是在我當部門經理後認識的。其時,他在工程部做設計工程師,我們交集的時候並不多,大部分時候,不過是點頭之交。因為他是我老上司的同學,所以,我們吃飯時,他也偶爾在坐。每次他話雖不多,但往往語鋒犀利,頗有自己的見解。所以我對他的印象漸深。

他加盟我們公司的時候,已經三十多歲瞭,小孩五六歲瞭。據說,之前,他和他妻子都在學校教書,已經在傢鄉工作瞭好多年瞭,而且是雙職工。在大多數人,包括我的眼裡,覺得他們原來的條件非常不錯。但他們竟然雙雙停薪留職,遠離傢鄉,遠離親人,一起出來打工瞭。

他本來是學中文的,現在卻幹著一份與專業完全不搭界的工作。所以,很多東西,都要從頭學起。如果是個剛畢業的小青年,我覺得完全能理解。但對於工作已經十年的他,我非常難以理解。每次經過他們辦公室,看他費勁查英文詞典,吭吭巴巴,瑣瑣碎碎,現查現學專業術語,而後再艱難地寫著那些設計資料,莫名心酸,又覺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