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菲法則與無常心態

2016-08-13 17:49:57

那麼,這對我們有什麼現實意義呢?我們必須明白,墨菲法則不是運氣好壞的問題,因為任何事情隻要發生的概率不為零,就遲早會發生。兩塊錢一張的福利彩票,也許連著好幾期都沒開出大獎,但最後卻會有一個幸運兒捧得百萬大獎,這種事情我們在報紙上屢屢看到。古人雲:“上得山多終遇虎”,其實正是這個道理。災禍發生的概率雖然也很小,可是日積月累,也肯定會在某一天爆發。每到這種時候,我們就可以說:墨菲法則又顯靈瞭!

糟糕的事情總會發生

人們盡量避免發生的惡果,實際上偏偏會發生,這就是墨菲法則的本質意義。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客觀上存在著一種錯誤的做法,或者存在著發生某種事故的可能性,那麼不管發生的可能性有多小,如果不斷重復去做這件事,結果總難免會有某人按照錯誤的做法去做,於是,事故就會在某一時刻發生瞭。

令人震驚的是,提出這個法則的墨菲本人,就成瞭這個法則的犧牲品!1990年的一天晚上,墨菲開車外出時突然發現汽車沒油瞭,於是他隻能把車停下,準備在路邊搭便車。當時天色昏暗,墨菲一時大意,加上心急,就站到瞭馬路上,不料這時卻有一輛車從後面急速駛來,撞倒瞭他。原來,這輛車的駕駛員是一名英國人,習慣左邊行車,沒有註意到站在馬路中間的墨菲。墨菲以自己的生命驗證瞭墨菲法則的威力。

墨菲法則道出瞭一個鐵的事實:技術風險能夠由可能性變為突發性的事實。1986年1月28日上午,美國“挑戰者”號航天飛機從肯尼迪航天中心的發射架上升空僅僅73秒鐘後就突然爆炸,價值12億美元的航天飛機被炸成碎片墜入大西洋,7名機組人員全部遇難,其中包括美國第一位參加航天飛行的普通公民——37歲的中學女教師麥考利夫。在經過4個月的調查後,事故調查委員會確認,“挑戰者”號爆炸的原因居然是一個小小的O形圈,它在低溫下會失去彈性。美國宇航局的工程師們認為這個小問題無足輕重,結果卻釀成瞭大禍。

7年之後,2003年2月1日上午,“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在返回途中在佛羅裡達上空解體,機上7名宇航員全部遇難。事後發現,造成航天飛機解體墜毀的“罪魁禍首”仍然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原因——“哥倫比亞”號在發射後不久,外部燃料箱一塊絕緣泡沫碎塊發生瞭脫落。

美國航天飛機的兩次失事堪稱墨菲法則的經典例證。航天飛機是一個有著數萬個部件的高科技產品,如此復雜的系統是一定要出事的,不是今天,就是明天。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在每一次事故之後,積極尋找事故原因,以減少差錯的發生,防止下一次事故的發生。

人總會犯錯誤

對於亙古長存的茫茫宇宙來說,我們的智慧無疑是幼稚和膚淺的。世界無比龐大復雜。人類雖然正在變得越來越聰明,但永遠也不能徹底瞭解世間的萬事萬物。人類還有個與生俱來的弱點,就是容易犯錯誤,永遠會犯錯誤。正是因為這兩個原因,世界上大大小小的事故、災難才得以發生。

半個世紀以來,墨菲法則曾經攪得世人心神不寧。它在冥冥之中提醒我們,面對人類的自身缺陷,我們最好還是在事前想得更周到、全面一些,采取多種保險措施,防止偶然發生的人為失誤導致災難和損失。

墨菲法則告訴我們,不論科技有多發達,事故都會發生。而且我們解決問題的手段越高明,面臨的麻煩就越嚴重。當然,這並不是要人們在技術風險面前聽天由命,而是提醒人們對技術風險防范有足夠的重視。現在,在重大的技術風險防范方面,墨菲法則幾乎成瞭安全聖經。

人永遠也不可能成為上帝,當你妄自尊大時,墨菲法則會叫你知道厲害;相反,如果你承認自己的無知,墨菲法則就會幫助你做得更嚴密些。墨菲法則重視的是可能性,包括那些小概率事件,強調事物的變化及不確定性。瞭解墨菲法則,我們就能夠充分拓展思維或觀察的視野,防患於未然。

看完瞭以後,想必大傢已經瞭解瞭墨菲法則,現在來說無常心態吧,從科學的角度,確實可以解釋這些問題,但是問題來瞭,如果我們要避免這個問題,可以避免的機率是多少?你可以做到的又有多少?比如我們想要傢人平安健康,想要單位一帆風順,不在自己這裡出現產品或人際問題?可以做到的防患於未然又有多少?仔細想想,也可以,但是如果把這些問題都想到的話,什麼事情都做不瞭瞭,寸步難行呀。不想瞭,去看看生死書吧。雖然不信佛,但是無常這個詞,我覺得用的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