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現實的理想主義者

2016-08-13 17:48:52

這是新精英的一篇投稿(新精英生涯總裁古典 《新精英職業生涯發展中心》開業講話),有軟文色彩,不喜歡的請直接路過;若願止足一觀,我想文中還是有能讓你可圈可點的地方。

一、世界在改變

大傢好,歡迎來到新精英的中心開業典禮。奧運會剛過,大傢首先來看這樣兩張照片,這兩個人都是奧運會的大明星。葉詩文和劉翔。他們一個 是世界冠軍,一個連決賽都沒有參與。但是他們在網上卻有完全不同的境遇——劉翔在第一跳就摔倒,然後單腳走完全程。劉翔的話題近3743萬條,我們尊重他的選擇,理解他父母親的痛苦。葉詩文的話題有740多萬,你仔細看,都在調侃他的發型和主席的聊天,還有一個外國記者的提問:你的運動生涯中,除瞭像機器 人一樣運動,你還有什麼獨特的看法?

如果在10年前,這兩個故事都會有所不同——葉詩文會成為毫無疑問的勝利者,接受各種苦大仇深的訪問,而劉翔則會被認為是個歷史罪人。 而今天,我們用完全不同的眼光看待此事。為什麼?奧運會隻是一個縮影,因為中國人在改變,時代在改變。今天這個世界,我們變得更加的自我、過程、以及多元的成功。

我們的一個老學員秀娟剛剛結束瞭一段長達三個月的旅行。她有一個對於女孩來說完美的工作,在時裝界的外企做財務。但是終於有一天她對我 說,想開始一段旅行。作為一個職業規劃師,我的職業病是問,你是為瞭想轉換一下心情?她說不是,就是想出去走走。你是希望給自己積累更多正能量?也不是, 我就是想出去走走。你是想出去解決個人問題?也不是。 我就是覺得應該走走瞭。她一個人從麗江、西藏、尼泊爾、印度、泰國……三個月以後回來,她開始有瞭一個全新的人生。以前,我們關註成果,在今天,開始關註 過程。體驗和享受生活,過程本身變成結果。

另外,我們的職業生涯在變長,這讓我們更多可能。金時老師(就在現場,所以沒有照片)是 63歲來參加職業規劃的, 他以前是一個成功的編輯,也是一個幸福的老人。上有高年的父母親,下有自己兒女。金時是他的筆名,起這個名字因為他認為時間緊迫。在退休以後,他迫不及待 的開始自己的老年生活,參加新精英的成長小組,第一次用QQ和隊友發時間計劃,制定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他詳細的讀瞭很多心理學讀本,準備心理咨詢師的學習。 他最後的目標是成為一個退休規劃師。今天,我們的職業生涯越來越長,我們慢慢從老有所養,變成老有所用。

第三,我們的可能性變得越來越多樣,唐志偉原來是一名消防隊員,在福建的消防支隊工作。有一次他面對一個黑工廠的緊急出險,發現一個打 工仔掉落到缺乏防護措施的電梯井中,身體被穿透。鋸斷鋼筋也無法救瞭,他站在旁邊為他擦血,陪他說話幾個小時,一直到他死去。唐志偉意識到,如果不改變這 些人的經濟狀態,即使救下來這個,還會有更多人擁入這樣的工廠,賺那些以生命為代價的錢。隻有改變人們的經濟生活,才是幫助人活的更好的途徑。要在十年前,他也許能成為一個有錢的消防員(笑)。但是他給自己做瞭一個職業規劃,他去到清華開始讀金融的碩士,按照自己的計劃,在二年內成為基金經理。今天我們的職業又無數種可能,不一定非要從一而終。

唐志偉演講:《做自己的英雄》

http://chuangxin.umiwi.com/2011/1222/54501.shtml

崔凱是個公務員,和愛因斯坦一樣,在專利局上班。他來到新精英僅僅是因為他希望在夢想貝司手和穩定的公務員之間做一個決策, 他兩樣都做得很好。他喜歡貝司的激情,又喜歡公務員的穩定。崔凱發現他最喜歡的方式是平衡,現在每天下午五點半,他會去洗手間拉上自己的皮衣拉鏈,騎上車背起貝司去後海演出。在今天,我們的職業有無數種可能,不一定非要放棄一樣。

崔凱:《夢想的另一種可能》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k4NzkwMjg0.html

最後,因為網絡,我們眼界更開闊,我們不再盲目追逐第一,而開始追尋自己的樣子。 今天成功學從潮流幾乎變成瞭笑話, 新精英討厭成功學。人們一開始追逐馬雲的創業,然後又覺得喬佈斯比較牛,然後看到80後紮爾伯格已經覺得沒有盼頭,最後看到同樣是80後,金正恩都已經當主席瞭(大笑),我們就絕望瞭。我們明白成功與努力不一定有正比,我們開始放棄那個非要做第一的愚蠢想法,開始思考什麼是自己該活出來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