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第一殺手”是誰?民國第一殺手的鋤奸真相

2016-08-17 23:10:30

  王亞樵的暗殺組織,據其骨幹朱大剛披露,“上層人員有老同盟會會員柏烈武、王樂平、思克巴圖、常藩侯,以及國民黨中委劉蘆隱(筆者註:胡漢民親信,楊永泰遇刺,與其有密切關系)等。下層共有幾百人。其組織最秘密的有叁部,一是華克之部,二是龔春浦部,叁是謝文達部。我當時分在謝部。叁部互不聯系,單線由王亞樵指揮。……外圍組織叫‘鐵血鋤奸團’。”需要補充的是,據事後對孫鳳鳴等基層暗殺人員的審訊顯示,這些“鐵血鋤奸團”成員,實際上並不清楚組織的上層政治背景。

  其實,王亞樵暗殺集團刺殺的對象,並不止於國府政要。刺殺在華日本人,以制造中日沖突,進而顛覆南京政府,也是其主要“業務”。譬如,“福建事變”失敗後,王亞樵曾“派王鐵民、許志遠、蔡克強和我(筆者註:朱大剛)一道回滬鋤殺日軍。到滬我同許志遠、張××為一個小組,兩次殺死叁個日軍。”此類事件中,造成影響最大者,當數1935年10月9日“日本水兵中山秀雄被刺案”。此案執行者葉海生,系十九路軍留滬代表,福建事變時,“受命設置秘密機關,攪亂南京政府軍的後方,暗殺政府要人。”事變失敗後,赴港與王亞樵合流。中山秀雄被殺後,日本政府向南京強勢施壓,中日戰爭即將爆發之流言四起,上海陷入全面混亂。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通過暗殺日本人,來將南京政權推向更加水深火熱的外交困境的做法,在西南軍閥內部,相當流行。據桂系骨幹劉斐披露,1936年夏,“那時兩廣為瞭反蔣,確有一部分人主張利用日本浪人搞蔣,也在所不惜,……當時且有派翟歧卿到蔣統區去暗殺日本人,以增加蔣的麻煩的計劃。”(11)

  正因為王亞樵暗殺集團,有著如此深的政治背景,且如此活躍,南京政府不得不命軍統局傾註全力以解決之。1936年,王亞樵及其暗殺集團骨幹,應李濟琛之邀,自香港轉移至李的老傢廣西梧州隱匿,軍統獲悉後,派人秘密潛入梧州,將其擊斃。惟王亞樵雖死,充當底層刺客之愛國青年,其拳拳之心,已付諸軍閥私利,良可慨嘆。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