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7 23:19:06
梁山好漢大多都是看破官場黑暗,擺脫官場制度的束縛而逼上梁山,但你知道梁山好漢各個都是什麼樣的文化水平嗎?下面中國小編為大傢講講各位梁山好漢的文化水平。
梁山好漢的業務分工比較細致科學,基本達到瞭人盡其才,上山前學的什麼專業,上山後基本上就被安排在什麼崗位。有專門馬戰的,有專門步戰的,有管後勤的,有管營銷的,有開酒店的,有打探消息的,有做衣服的,有打兵器的,有醫人的,有醫馬的,有管紀檢的,有管組織的,有管財務的……
一百單八將的分工細致而科學,可謂物盡其力,人盡其才,基本達到瞭領導幹部的“專業化”要求。
還有一點需要說明,梁山好漢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絕大多數屬於“大老粗”,除瞭宋江、林沖偶爾能吟幾首詩,盧俊義、柴進、燕青勉強算個文人,吳用做過民辦教師,裴宣做過法院書記員以外,其他人都談不上什麼文化素質,基本上處於文盲、半文盲狀態。那些公務員出身的好漢們,以前多是武將,天天跟兵器打交道,文化程度未必怎麼樣,初高中水平已經相當不錯瞭,這些人裡能達到本科水平的恐怕隻有韓滔一個(中過武舉)。那些黑幫出身、盜賊出身、打漁出身、開酒店出身的好漢,估計大部分連小學文化都達不到。比如張橫,連給弟弟張順寫信的文化水都沒有。
可以說梁山好漢的文化水平普遍較低,離領導幹部“知識化”的要求相差甚遠。知識決定一切,一個沒有文化知識的團隊,註定不會有多大發展空間。
宋江其實很重視知識分子,也很重用知識分子,比如盧俊義、林沖、吳用都處在梁山集團最高領導層的位置,柴進負責後勤兼財務工作,裴宣負責紀檢工作,也都是很重要的部門。雖然如此,宋江在知識分子的培養方面做的卻很不夠,也沒見他在梁山舉辦過什麼領導幹部培訓班。試想朝廷招安這麼一批“粗人”幹什麼?除瞭用這些人打打仗外,能放心讓他們到地方上去任職嗎?這些動不動就吹胡子瞪眼、拿刀殺人的好漢們,能做好一個地方的父母官嗎?
過多的大老粗聚在一起,很難形成一個長遠的共同理想、施政綱領或是奮鬥目標,也很難形成持久的凝聚力。宋江面對這樣一個戰鬥力很強、文化素質很低的特殊團隊,也隻能用一個模糊不清的“替天行道”來維系班子內部的穩定。在梁山集團部分人眼裡,奮鬥的目標似乎就是“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論秤分金銀”。
總之,梁山集團在領導幹部的“年輕化”、“專業化”方面做的不錯,但在最重要的“領導幹部知識化”方面相當欠缺,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阻礙瞭梁山集團向更高更強方面的發展。僅靠梁山集團領導層現有的實力,很難達到改朝換代的目的。
中國歷史上的農民起義,無外乎有三種結局,一是成為改朝換代的工具,比如劉邦、朱元璋;二是被鎮壓下去,比如陳勝、李自成、洪秀全;三是接受招安,替現有朝廷出力。第一條路成功的案例很少,宋朝之前似乎隻有劉邦一個;第二條路失敗的案例卻太多太多,宋江之前就有綠林軍、赤眉軍、黃巾軍、陳勝、黃巢……“自幼曾攻經史”的宋江想必對這些已瞭如指掌,梁山集團具體走哪條路,他心裡可能已反復權衡瞭很多次。
宋江之所以選擇第三條路,是不是出於對自身實力的一種定位呢?不過“招安”這條路在宋江之前還鮮有人走,宋老大可以說是“摸著石頭過河,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他把自己和107個兄弟當瞭賭註和試驗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