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婦人之仁的意思是什麼?成語婦人之仁的意思是指婦女的軟心腸。舊指處事姑息優柔,不識大體。那麼,成語婦人之仁的主人公是誰?成語婦人之仁出自何處?婦人之仁有什麼歷史典故?
成語婦人之仁的主人公是項羽
項羽,名籍,字羽,楚國下相(今江蘇宿遷)人,楚國名將項燕之孫,他是中國軍事思想“兵形勢”代表人物(兵傢四勢:兵形勢、兵權謀、兵陰陽、兵技巧),以勇武聞名的軍事傢,李晚芳對其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評價。
成語婦人之仁出自何處
《史記·淮陰侯列傳》:“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印刓弊,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八十回:“吳王有而無丈夫之決。” 《東周列國志》第三回:“亟令從人收殮其屍,備禮葬之。戎主笑曰:‘國舅所謂婦人之仁也!’”
婦人之仁有什麼歷史典故
楚漢相爭時,名將韓信曾投奔過項羽。因項羽有勇無謀,不善用人,韓信得不到重用,便背棄項羽投奔瞭劉邦。投奔劉邦以後,開始也未被重用,後來在蕭何的極力推薦下,劉邦才拜韓信為大將。
韓信被拜為大將以後,劉邦問他:“蕭丞相屢次推薦將軍,將軍準有妙計,請將軍指教。”韓信說:“我曾在項王手下做過事,知道他的本事,也知道他的弱點。項王吆喝一聲,上千的人都會給他嚇倒,你看他多麼勇,多麼狠啊。可是他不能接受別人的意見,不能重用有本領的將領,他的勇不過是匹夫之勇罷瞭。項王待人,又恭敬又有愛人之心,說話挺溫和,看見別人病瞭,他會掉眼淚,把自己吃的、喝的分給病人。可是人傢立瞭功,應當封爵位的,他不封。就是封瞭,他還拿著封爵位的印,左摩右摩,把印的四個角都磨光瞭,還舍不得交給人傢。他的好心眼隻不過是婆婆媽媽的好心眼罷瞭。”接著,韓信又分析瞭項羽的一些弱點和錯誤,指出劉邦必然能戰勝項羽。
因為舊社會輕視婦女,所以人們用“婦人之仁”這句成語形容處事姑息優柔,不識大體。
成語婦人之仁的案例
春秋時期,宋國國君宋襄公打出仁義的大旗,不肯趁人之危,利用楚國軍隊渡河的有利時機攻擊楚軍,而一定要在公平公正的條件下,堂堂正正的決一死戰,結果宋襄公即便親自壓陣,也還是因為已經錯失良機,人少的宋國軍隊根本就不是人多勢眾的楚國軍隊之對手。
相關推薦:
分道揚鑣的主人公是誰?出爾反爾有什麼典故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中的主人公是誰?其有何典故
各自為政的主人公是誰?各自為政有什麼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