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0 22:14:09
成語飛蛾撲火的主人公是到溉
到溉,字茂灌,南朝梁代文學傢,彭城武原人。曾祖父到彥之,曾為劉宋驃騎將軍。祖父到仲度,是驃騎江夏王的從事中郎。父親到坦,前朝齊中書郎。到溉少時孤貧,與弟弟到洽都很聰敏有才學,很早就被任昉知道,由此他們的聲名很廣。他從王國左常侍開始官場生涯,又轉為後軍法曹行參軍,歷殿中郎。出為建安內史,遷中郎將,兼吏部,太子中庶子。當時湘東王繹為會稽太守,他以到溉為輕車長史、行府郡事。高祖囑咐王繹說:“到溉並不僅僅可以為你做些事情,他足可以做你的老師,期間有什麼事情,最好都去向他好好咨訪。”到溉的母親去世,他盡責盡禮,朝廷因此嘉獎他。孝期終瞭之後,他還隻吃蔬菜和穿佈衣很長時間。被授為通直散騎常侍,禦史中丞,太府卿,都官尚書,郢州長史、江夏太守,加招遠將軍,入為左民尚書。成語飛蛾撲火出自何處
《梁書·到溉傳》:“如飛蛾之赴火,豈焚身之可吝。”飛蛾撲火有什麼歷史典故
南北朝時期,梁朝有個名叫到溉的人,他年少時父母雙亡,成為一個孤兒,生活十分艱難。但他並未因此而退縮,有時間便潛心苦學,日子一長便積累瞭很多學問,成為一個聰敏有才的人。到溉為人豪放,性情直爽,後來為朝廷所用,官位直做到散騎常侍、侍中、國子祭酒。成語飛蛾撲火的含義
飛蛾撲火也是一種贊揚,贊揚人們為瞭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而付出時的義無反顧,不畏犧牲的精神.。在現在愛情風盛行的文學學壇裡,飛蛾更多地用來表現出對戀人苦苦追尋,吃到苦果仍不言放棄的情愫,是一曲悲壯的贊歌。相關推薦:
成語髀肉復生的主人公是誰?髀肉復生有何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