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改過自新的意思是什麼?成語改過自新的意思是指改正錯誤,重新做起。那麼,成語改過自新的主人公是誰?成語改過自新出自何處?改過自新又有什麼歷史典故?現在請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成語改過自新的主人公是淳於意
淳於意,古代醫傢名。西漢臨淄(今山東淄博東北)人,姓淳於,名意。淳於意曾任齊太倉令,精醫道,辨證審脈,治病多驗。曾從公孫光學醫,並從公乘陽慶學黃帝、扁鵲脈書。後因故獲罪當刑,其女緹縈上書文帝,願以身代,得免。《史記》記載瞭他的二十五例醫案,稱為“診籍”,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病史記錄。
成語改過自新出自何處
漢·司馬遷《史記·孝文本紀》:“妾傷夫死者不可復生,刑者不可復屬,雖復欲改過自新,其道無由也。”
漢·司馬遷《史記·吳王濞列傳》:“(吳王)詐稱病不朝;於古法當誅;文帝弗忍;因賜幾杖;德至厚;當改過自新。”
改過自新有什麼歷史典故
漢朝初期,有位非常著名的醫學傢,名叫淳於意。因為他曾經當過主掌齊國國傢倉庫的太倉長,所以人們尊稱他為“倉公”。
淳於意年輕時就喜好醫術。他拜一個名叫公孫光的醫生為師,虛心求教。後來,他又向公孫光異父同母的兄弟公乘陽慶學醫。公乘陽慶讓淳於意把以前學的醫方全部拋開,然後把自己掌管的秘方全給瞭他,並傳授他古代的脈書,以及各種診病的方法。
淳於意學瞭兩年後,為人治病,常常是藥到病愈,因此很快成為名醫。但他喜歡到處遊歷,一些權貴派人請他去當侍醫,他怕行動收到束縛,一一予以拒絕。為此,還曾隱藏行蹤,時常遷移戶籍,甚至不置傢產。這樣,就難免得罪權貴。他在當太倉長的時候,有人告發瞭他。
公元前167年,淳於意被判肉刑(一種在臉上刺字、割鼻或砍足等的酷刑)。按照規定,他要被送到京都長安去受刑。
經受肉刑是一種極為痛苦的凌辱。臨行時,淳於意的五個女兒嚎啕大哭。在這種難受的境遇下,淳於意怒罵道:“可惜我生女不生男,急難臨頭,沒有一個人能幫助我!”年紀最小的女兒緹縈聽瞭父親的話,既悲痛又不服。她認為女孩子也能像男孩子一樣,為父親解救苦難。於是,她依然跟隨父親一起進京。
到長安後,緹縈向朝廷上書說:“我父親在齊國當太倉長的時候,百姓都稱贊他廉潔公正。現在犯瞭法要受刑罰,我心裡非常悲痛。人被處死瞭不能再生,受刑復原後也不能再復原。即使想改正錯誤、重新做人,也無路可行,不能如願。我情願自己投入官府做奴婢,來贖父親的罪,使父親能有改正錯誤、重新做人的機會。”
緹縈的上書情真意切,悲辛感人。漢文帝看瞭她的上書後,被她孝敬父親並且自願替父受罰的精神所感動,終於下詔免除淳於意的罪,並在這一年廢除瞭肉刑。
緹縈這一非常的行動,不僅使淳於意免除受刑,而且使他得以重操醫業,潛心研究醫學,成為一代名醫。
相關推薦:
畫虎類犬的主人公是誰?畫虎類犬有什麼歷史典故
如願以償的主人公是誰?如願以償有什麼歷史典故
克己奉公的主人公是誰?克己奉公有什麼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