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謀主”——荀攸
荀攸號稱“謀主”他是個戰術型人才,就是誰制定瞭大略計劃,他負責完善,在曹操謀士集團中的地位和作用都是獨一無二的。曹操曰“公達,非常人也,吾得與之計事,天下當何憂哉!” 三國演義中顏良文醜被關羽所殺,突出瞭關羽的勇猛,事實上這二人是中荀攸之計後軍敗才被殺的。
曹操擒呂佈,滅袁術,破袁紹,都有荀攸的計謀,曹操為張繡所敗之前,攸言於太祖曰:“繡與劉表相恃為強,然繡以遊軍仰食於表,表不能供也,勢必離。不如緩軍以待之,可誘而致也;若急之,其勢必相救。”曹操敗後回去就向荀攸表示瞭歉意。
8、司馬懿
司馬懿這個人物很有意思,說他是謀臣可更像是“梟雄”。雖然他善於隱忍成為晉太祖,可是不能說他在軍事上比所有人高出一頭,就像劉邦最開始也沒有料到自己會有當皇帝的一天。在司馬懿剛加入曹操陣營時,他一定沒有造反當皇帝的念頭,必須得在主子面前有所表現,可結果是沒有一點作為,風光都被其他謀士奪走瞭。其次從他和諸葛亮的對戰中可知相差很多。因為諸葛亮在北伐中把魏國的有名將領都殺死瞭,司馬懿這個軍事無能之輩,趁機爬上權力頂峰,可以說他因諸葛亮而成就晉國霸業。三國後期正所謂“蜀國無大將,魏國無謀士”。
9、“孝子”——徐庶
徐庶號稱“孝子”原名單福,幼年愛擊劍,行俠仗義,乃忠義之士。劉備兵弱將少難擋曹軍,在這危機關頭,徐庶建議放火燒寨,佯裝退兵,然後派關羽、張飛等領兵埋伏以待曹軍追兵。曹仁不知其中有詐,中瞭埋伏,曹軍傷亡慘重,劉備反敗為勝,這才從容收兵,返回新野。這就是著名的火燒新野之戰。
後來曹操率大軍南征荊州。劉表的兒子不戰而降。劉備率軍民二十多萬人南撤。在曹軍追及到長坂坡時,劉備寡不敵眾,大敗而逃,輜重全失。徐庶的母親也不幸被曹軍擄獲“先主在樊(城)聞之,率其眾南行,亮與庶並從,為曹公所追。破獲庶母。庶辭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與將軍共圖王霸之業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亂矣,無益於事,請從此別!”遂詣曹公。可他身在曹營,一生沒有獻過計策,從他前期為劉備抵抗曹操可知,其才華值得重點提出。
10、“毒士”——賈詡
賈詡號稱“毒士”,軍事才華也很突出,擅長謀人,說白瞭就是擅長說好話哄人自保,可是難道那些不油滑的正直謀士不知道如何自保麼,他們當然知道,可是品德決定行為,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不能看到他活到最後,就說他是最聰明的人。其最大的污點就是同李傕等人禍亂長安,導致天子被曹操所擒。
以上就是小編對三國時期十大謀士的排名,三國時期真真是能人輩出,這一歷史時期有點像是春秋戰國時期,那個時期是諸子百傢,爭奇鬥艷,而三國怎麼,謀士各領風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