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5 20:00:46
我們現在要儲存食物,就會將容易壞掉的食物放在冰櫃 裡。那麼古代沒有冰櫃 如何冷藏食物?下面就跟隨中國小編一起去瞭解下吧。
我國在食物冷藏方面已經有3000年的歷史瞭,古人在儲存食物方面有瞭自己獨特的方法:
窖藏——在商代的時候,人們就會把冬季結成的冰塊儲存起來,到瞭夏天再拿出來食用。《詩經》中記載:“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於凌陰”,也就是說臘月 裡鑿冰,三月裡送入冰窖,到瞭夏季再取出來,供那些貴族享用。在西周時期,王室裡就瞭專職人員來負責管理藏冰,這種官員被稱為“凌人”。在當時的楚國,不 僅王室要儲藏大量的自然冰,達官貴人也要儲藏大量的自然冰。
器藏——早在兩千多年錢,我國的祖先就有瞭“冰櫃 ”,這種冰櫃 就叫 “鑒”,它是用來冷藏保鮮食品瞭。在《周禮》中記載,每到春天,人們就會把冰放入“鑒”之內,然後把菜肴、酒和水果等食物放在“鑒”中,防止食物變質,到 瞭祭禮的時候再把這些食物拿出來。“冰鑒”就是我國最古老的“冰櫃 ”。在全國各地的考古中,都發現瞭“鑒”這種冰器,可見當時應用十分廣泛。
井藏——井藏是古時候利用自然冰來儲藏食物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就是找一個無水或者少水的地方鑿井,並用陶井圈把井的俗緣襯好,然後把需要冷藏的食物放在井中,達到冷藏的目的。
每當到瞭寒冬季節,就會有專門的官員負責采集天然冰塊,儲藏到“冰井”之中,到瞭炎夏期間取出,供皇傢與貴族使用。這一古早 在《詩經》中就有記載,一直流傳到瞭民國年間。這些冰除瞭用來食用就是用來儲存食物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