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十大戰神排名:呂佈和趙雲爭當一二!

2016-08-11 22:36:38

  戰神成色:6.5

  顏良

  TOP8 文鴦

  提及三國武將排名,人們常津津樂道於關羽張飛,眉飛色舞於呂佈趙雲,卻總是習慣性地忽略瞭小將文鴦。文鴦雖直至一百一十回方姍姍出場,未及數段篇章又急急離去,但卻如同一塊巨石在略顯波瀾不驚的後期三國激起瞭千層巨浪,萬朵水花,為臨近曲終人散的三國奏響瞭最為鏗鏘有力的音階。小將文鴦出場時一十八歲,率二千五百的微末之兵徑取司馬師的中軍大營,“在寨中左沖右突;所到之處,人不敢當,有相拒者,槍搠鞭打,無不被殺。”若非外援迷路缺乏策應,文鴦必可直入司馬師大帳,建不世之奇功。饒是如此,也驚得司馬師“心如火烈,眼珠從肉瘤瘡口內迸出”,並因此而一命嗚呼。

  文鴦孤軍沖入重圍,從三更直殺至天明,又與以逸待勞的三國後期名將鄧艾大戰五十餘合,更單人獨馬鏖戰精神抖擻、急欲爭回顏面的魏將數百員,四五番回馬殺得魏將不敢前追。此等豪情也唯有當年長坂坡七出七進的趙子龍可以媲美。而當年子龍大戰長坂坡,內有曹操惜才活捉將令相保,外有張飛擋橋喝斷的強援接應,彼時的子龍又正值壯年,血氣經驗俱為最盛;而此時的文鴦年紀稚嫩,初出茅廬,既無魏將的手下留情,又無強援的外在支持,能單槍匹馬縱橫魏營一夜,更在天明之時將潮水般的魏將連番殺退,難度猶在子龍之上。文鴦之名雖不至崇,但其能卻在許多威震天下的名將之上。姚看江湖以為三國武將,前以呂佈為冠,中以趙雲為最,後以文鴦為尊。文鴦之能,當列三國三甲之內。但考慮到文鴦在書中的表現過少,戰績似乎不太支持他走到前三的至尊之位,故屈尊將他排在瞭第八位。

  戰神成色:7.0

  文鴦

  TOP7 關羽

  關羽一生縱橫沙場,鮮逢敵手,誅顏良、斬文醜,威鎮華夏;戰呂佈,鬥徐晃,義勇無雙;溫酒斬華雄,擂鼓斬蔡陽,千裡走單騎,五關誅六將,多少名將折戟關羽青龍刀下,幾多豪傑魂斷雲長冷艷鋸處,臨近晚年,更有橫掃荊襄、膽寒曹魏的壯舉。如此傲人戰績,放眼三國鮮有人能與之匹敵,因而被奉為千古武聖,供萬世景仰。

  當然,關羽的“武聖”之尊,“義”的成份遠大於“武”。因此,關羽的武力在《三國演義》之中並非人們想象中的那樣無敵天下:被年老氣衰的黃忠戰平(黃忠輸於馬劣),被抬棺死戰的龐德射傷,三十回合平手被張飛十回合挑瞭的紀靈、非常“謙虛”地與人群毆呂佈。即使是關羽最引以為傲的誅顏良、斬文醜,也是在乘人不備的偷襲下完成,多少有些勝之不武的嫌疑。

  關羽還有一個非常致使的缺點就是狂傲的個性。因其目中無人,一中利箭於黃忠,二失前蹄於龐德,敗走麥城更是明知小徑有伏卻執意前往。關羽在沙場上的目中無人和狂傲自賞,使其常常錯誤判斷形勢,屢涉險境。可以說,五虎上將之中聲威最隆的是關羽,但漏洞最明顯的也是關羽。關羽倘若少一些孤傲之心,多一些謙卑之念,斷不會固步自封於武學,孤芳自賞於沙場,其前途將更不可限量。

  戰神成色:7.0

  關羽

  TOP6 黃忠

  黃忠以老邁之態出場,常被人冠以“老卒”之名。使人對其武藝充滿質疑,甚至對他排名五虎與關張趙馬並駕齊驅而深感不屑,特別是關羽那句“大丈夫終不與老卒為伍”,更將黃忠貶得一無是處。然而,細觀黃忠戰績,實是一位令人敬仰的能征善戰之將,倘若以其壯年實力衡量,五虎之末已是屈尊。饒是如此,黃忠以花甲高齡出場卻依舊建立瞭旁人難以企及的卓越功勛:長沙城外,百合大戰關雲長,箭射盔纓,令武聖汗顏;定軍山下,力斬夏侯淵,威震曹敵,一路凱歌得漢中;雖至七十古稀,仍舊斬史跡,拒潘璋,屢敗吳將,令東吳不敢正視。黃忠不僅刀法精熟悉,而且箭術一流,百步穿楊之能傲視三國,令任何上將不敢輕覷。黃忠雖為五虎之末,皆緣於年齡資歷所限。倘若黃忠以少壯出場,能力至少應在關羽之上。須知六十歲以後,人的氣血明顯衰弱,特別是對於強度極大的戰場廝殺,氣血的不足是制約技能發揮和戰術制定的最大障礙。已是處於“聯想”狀態的黃忠與正值“奔騰”時期的關羽不分勝負,如果二人同時處於“奔騰”狀態,關羽必稍遜黃忠一籌。三國從黃巾之亂起,至三分歸晉止,跨度百年,英雄輩出,所以姚看江湖覺得既要搞三國排名就應以各將的巔峰狀態而論,故而黃忠當排於關羽之前。退一步講,即使以老邁黃忠戰關羽那戰而論,關羽還要倚仗刀沉馬快的裝備優勢和蜀軍連捷的勢氣正盛,並且還得配合“拖刀計”來戰術取勝。即使如此黃忠也隻輸於馬劣,卻不是技窮。關羽刀法與黃忠持平,黃忠卻能箭射關羽盔纓(手下留情),高下立判。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