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4:30:16
曹操在三國時期是一位比較有野心的君王。當時在赤壁一戰就是討伐東吳和蜀漢想統一中國。可惜最後吃下敗戰。曹操性格暴躁,而他身邊的三位謀士卻不幸遭到曹操的處死,那麼曹操為何非要殺死這三人?下面中國小編將為大傢解析曹操殺死這三人的原因。
一、第一宗謀殺
看過電影《赤壁》的都知道,一開場,曹操打算出師討伐劉備,繼而進攻東吳。
孔融在朝堂上點破曹操的狼子野心。曹操一怒之下,拿孔融祭旗,隨後率大軍出征。
這是虛構。
歷史上,沒有曹操出征拿孔融祭旗這一說。
不過,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孔融的確是被曹操所害。曹操不僅殺瞭他,還將他的妻兒老小全部誅殺。
孔融是個什麼樣的人?一提到他,就想起典故“孔融讓梨”,4歲就知道把大個兒的梨子讓給別人,客人笑稱他為神童。
是夠神的,保不齊大個兒的梨子有蟲,所以讓給你。
孔融吃過虧嗎?他吃虧大瞭。也是因為有才,愛顯擺。
這一點從他寫文章以議論為主可以看出來。
孔融文章的內容大多為伸張教化,宣揚仁政,薦賢舉能,評論人物,多針對時政直抒己見,頗露鋒芒,個性鮮明。
可是,在曹操手下當差,顯擺才華的下場基本都不好,孔融算一個,楊修算一個,禰衡不算,那是玩半裸秀打嘴仗的,見到禰衡您就算看到不要臉本人瞭。
瞧人傢徐庶多機靈,一言不發,透著沉默是金。
實際上,孔融也是個義士。怎麼呢?在他16歲的時候,為瞭挽救被朝廷宦官迫害的張儉,與哥哥孔褒爭相犧牲生命。這一事件,使孔融天下聞名。
《後漢書·孔融傳》記載,漢獻帝興平二年(公元195年),劉備舉薦42歲的孔融為青州刺史。
時隔一年,也就是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袁紹之子袁譚攻打青州,孔融逃出青州。
後來,孔融輾轉到曹操手下。曹操這人比較復雜,既愛才又妒才,既君子又小人,是個矛盾綜合體。
他知道孔融有才,讓孔融到許昌做瞭將作大臣。將作大臣這個官職,相當於現在的部長級,就是主管工程、建設。
孔部長上任以來,幹得不錯,常常在朝廷的禦前會議中,表達自己的真知灼見。曹操一直都很重視他。
可是,公元197年的時候,發生瞭一件事。
這件事讓孔融給自己埋下瞭禍根。
二、遷怒楊彪和禁酒令
這一年天下不太平,袁術大言不慚地在壽春稱帝,曹操很生氣,想滅袁術一時又滅不瞭,一腔怒火無處發泄,便遷怒於太尉楊彪。
因為楊彪曾經和袁術聯姻。殺不瞭遠的,搞個近的。
曹操便誣陷楊彪,說他企圖廢黜天子,上奏書請求收捕下獄,判楊彪大逆不道之罪。
孔融聽說瞭這事兒,朝服都來不及穿,就跑到曹操跟前講道理。他對曹操說:“楊公有四代的清明大德,全國人民都欽佩。《周書》上說,父子兄弟,有罪都不能連及,怎麼能把袁術的罪歸於楊公呢?”
曹操這時正在氣頭上,你提什麼《周書》啊,這才華賣弄得忒不是時候瞭。
可孔融的話又無懈可擊合情合理,意思很明確——如果你曹操這樣濫殺無辜,必定大失天下人心,以後誰還願意輔佐你呢?
可曹操還是不肯放過楊彪,他讓許昌令滿寵去審理楊彪的案子。
孔融沒辦法,隻得暗中活動,他請尚書令荀彧托付滿寵,說審理楊彪時,請隻錄口供,不要拷打。
滿寵心頭有數,說是審理楊彪,結果一句也不問,上來就按照法令拷打楊彪。
幾天後,滿寵告訴曹操,說這楊彪經過拷打,一個字也沒說,這個人在海內有名氣,如果不把他的罪過搞清楚,就不能服眾,就會失去民心,這對您非常不好。
曹操沒辦法,當天就把楊彪放瞭。
一開始,孔融和荀彧聽說滿寵拷打楊彪,還心生怨恨。這下才知道是滿寵的計策,為的就是讓曹操放瞭楊彪。
楊彪領教瞭曹操的厲害,如今漢室衰弱,政權都在曹傢,惹不起躲得起,他謊稱雙腿筋肉萎縮,連續十幾年不能行走。最終逃離瞭曹操的魔掌。
而孔融不知趣,阻止瞭曹操加害楊彪,他反而有點得意忘形,常常以諷刺、挖苦的方式和曹操唱反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