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最神秘的朝代 你從未瞭解的王朝

2016-08-13 14:31:02

  高辛朝:君主帝嚳姬俊,立都居亳城,公元前3380年-公元前2799年,紀元高辛元年,以青龍和赤鳳為高辛朝的圖騰,立朝21位帝王。帝嚳以他的聰明才智治理國傢,順天應民,仁而有威,惠而有信,修身而天下服。從大量考古信息中所見,帝嚳政權時期,中國的農業、漁牧業、手工業已經比較發達,社會活動的分工也日益明顯,出現瞭許多不同的勞動群體,如農民、漁民、牧民、陶工、木工、石工、冶金工、紡織工、士兵、藝人等等。隨著社會生活復雜化,上層建築的管理就顯得極為必要。帝嚳執政時,經常深入民間瞭解下情,解決人民最關心的一些實際問題,並十分重視尋找和重用那些有才華的人。他在位時先後任用瞭伯奮、仲堪、叔獻、季仲、虎伯、仲熊、叔豹、季貍等八名才子,號稱“八元”。這八位賢臣都是他治國的好幫手,他們根據不同的行業設立不同的管理機構,使社會各界井然有序。帝嚳執政時期,社會人群的階級分化更加明顯,傢庭奴隸已經在社會上普遍存在,不僅“天子”傢中有大量的傢奴,許多部落酋長和貴族傢庭也都擁有數量不等的傢奴。這些傢奴多數都是來自貧困的平民傢庭,他們為瞭生存而賣身於貴族,已經基本上喪失瞭人身自由。社會上傢奴的大量出現,為進一步向奴隸制社會過渡奠定瞭基礎。

  青陽朝:君主帝摯薑角,立都沁陽城,公元前2799年-公元前2357年,紀元帝摯元年(癸巳年),以蒼鳳(青鸞)為青陽朝的圖騰,立朝17位帝王。青陽朝政權的首任君主帝摯薑角是高辛朝帝嚳姬俊的十九世孫,所以青陽朝實際上是高辛朝的延續,但又與高辛朝有著本質的差別。青陽朝的先祖父系雖然是高辛朝黃帝族系,但其母系血統卻完全是少昊朝東夷族系,因此,其所建政權稱青陽朝。帝摯氏代表帝嚳氏父系的下傳,青陽朝代表母系少昊朝東夷族血統。公元前2800年前後,海水在逐漸回落的情況下突然反彈,水位再次上漲,海水迅速向內陸推進,山東半島除瞭山地和丘陵外,平原窪地幾乎全被洪水吞沒。居住在山東半島和渤海灣地區的東夷各大族團被洪水所困紛紛向華北平原的冀北、冀東、冀西逃亡,向山東半島的海陽、萊陽、膠州、諸城、莒邑、臨沂等山地集聚。青陽朝的君主薑角就是在這個時候挺身而出,組織東夷各族抗洪救災,有計劃地向丘陵和山地轉移,重新劃分氏族領地,正式建立青陽朝成為天下共主。

  陶唐朝:君主帝堯伊祁放勛,立都蒲阪城,公元前2357年-公元前2071年,紀元陶唐元年,以赤龍為陶唐朝的圖騰,立朝8位帝王。陶唐朝開創禪讓制;設立誹謗木;治理水患;頒授農耕時令;制定四時成歲。陶唐朝非常重視農業生產,關心群眾生活。傳說陶唐朝時期,十日並出,萬物枯焦,伊祁放勛為救民於水火,命後羿射日,消除災患。陶唐朝的羲氏、和氏推求歷法,測定出瞭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制定四時成歲,為百姓頒授農耕時令。故有堯始為萬象之制的說法,使人們懂得春播、夏長、秋收、冬藏的生產規律,促使華夏民族由愚昧走向文明。陶唐朝時期,洪水泛濫,威脅著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帝堯先用鯀治水,九年無功而返,又啟用鯀的兒子禹,使洪水得以治理。帝堯設置諫言之鼓,讓天下百姓盡其言;立誹謗之木,讓天下百姓攻擊他的過錯。

  中國下古十三朝:夏朝、商朝、周朝、秦朝、漢朝、晉朝、南北朝、隋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

  夏朝、商朝、周朝、秦朝、漢朝、晉朝為復興朝代史,

  南北朝為亡國朝代史,隋朝、唐朝、宋朝為復興朝代史,

  元朝為亡國朝代史,明朝為復興朝代史,清朝為亡國朝代史。

  復興朝代史和亡國朝代史的區別標準就是看是不是以華夏衣冠為正朔和以中華漢民族為執政主體。

  中國的朝代史總共分為兩部分,復興朝代史和亡國朝代史,前者被稱為上朝史,後者被稱為下朝史,如上下五千年(中國歷史真的有一萬年,上5000年為獨立史,下5000年為聯盟史)。
  以上是關於中國歷史的全部朝代,如你想瞭解更多詳情,敬請關註中國!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