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4:36:17
秦昭王反對白起意見
老板都不愛聽解釋,秦昭王根本沒有認真思考白起的建議。看到自己的使者碰瞭釘子,秦昭王親自跑到白起府上請他出山。出乎秦昭王意料的是,這個自己一手提拔起來的人居然一點面子都不給,武安君白起仍然堅持自己的觀點,拒不接受秦昭王的任命。秦昭王還是不甘心,他派出瞭范雎去勸說白起,范雎早年是一位出色的縱橫傢,他能成為秦國相國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自己邏輯嚴密的分析和令人拍案的口才。秦昭王心想,也許口若懸河的名相范雎能夠說服這位固執己見的名將白起。秦昭王也許並不瞭解范雎和白起之間的微妙關系,總之,白起見到瞭范雎就更加堅定瞭絕不從命的決心。
為瞭避免秦昭王繼續糾纏,武安君白起再次稱病,三十多年的戎馬奔波怎麼可能沒有毛病,白起做出瞭準備退休的姿態。選將不是搶親,武安君執意不從,秦昭王也無可奈何。於是秦國派出瞭長平大戰的前期總司令王齕代替王陵出任邯鄲前線總司令,指揮圍攻邯鄲的戰役。
後來邯鄲戰役的發展跟武安君白起預料的分毫不差。
王齕接替王陵以後仍然無法突破邯鄲城的防線,這場戰爭自王陵上任到王齕接任之後持續瞭整整十七個月,秦軍在邯鄲城下始終無法前進一步。後來,楚國的春申君和魏國的信陵君率領的數十萬援軍趕到瞭,秦軍內外交困、腹背受敵,慘敗而歸。
武安君白起的預言變成瞭殘酷的現實。如果白起是一位縱橫傢,他此時就應該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由於不合時宜地充當瞭歷史預言者而處境危險——白起的英明證明瞭秦昭王的愚蠢,而作為秦國的最高統治者,秦昭王是不應該愚蠢的。因為慘敗而被證明愚蠢的君王很可能像一個青春期的叛逆少年受到父母的指責那樣產生過激行為。與叛逆少年不同,受到刺激的君王不會選擇離傢出走,而往往會選擇消滅英明的預言傢。所以此時武安君白起最明智的選擇應該是向秦昭王表忠心表決心,而絕口不提自己的英明預言。如果那樣,雄才大略的秦昭王很可能還會繼續重用白起,白起甚至能借此機會重新掌握秦國的大權,進而把政敵范雎踩在腳下。即使白起厭倦瞭血腥殺戮的戎馬生涯,真的想退休安度晚年,此刻為瞭自保他至少應該閉嘴,盡量保持低調。
可惜白起不是縱橫傢,他聽說瞭王齕在邯鄲慘敗的消息以後,不僅沒有向秦昭王積極靠攏,甚至沒有閉嘴,他沾沾自喜地到處跟別人分享自己的預言心得:“秦不聽臣計,今如何矣!”(點評:就憑這種表現,白起必死。)
秦昭王很快就得知瞭白起幸災樂禍的消息,秦昭王憤怒瞭。白起雖然出色,可是也是自己一手提拔起來的。如果沒有秦昭王的重用,出身士卒的白起就不可能有今天武安君的地位和待遇。在秦昭王看來,如果白起能夠急國傢之所急接受任命擔任邯鄲前線總司令,秦軍或許不會遭到如此慘敗,畢竟在白起的軍事生涯裡從來就沒有過失敗兩個字。可是現在白起不僅不出力,反而對自己成功預測瞭秦國的慘敗而得意揚揚地說起瞭風涼話,這讓秦昭王的自尊心很受傷。
白起我行我素
秦昭王決定不再容忍白起置身事外作預言傢,他對白起下瞭一道嚴厲的命令,要求白起必須馬上出任秦國將軍。武安君白起既然創造瞭人類歷史上無法超越的戰爭紀錄,就必然具有超凡脫俗的心理素質和人生信條。在接到秦昭王殺機已顯的命令後,白起依然我行我素,堅決聲稱自己的健康狀況無法適應秦昭王的任命。秦昭王再次派出瞭縱橫傢出身的范雎去請白起,白起當然還是不會給仇傢范雎面子,繼續稱病要求療養。
秦昭王對這位永遠不會犯錯的武安君徹底喪失瞭耐心,盛怒之下秦昭王下瞭一道人事任免的命令,不僅免去白起武安君的頭銜,而且一擼到底讓白起充當普通士兵,並且要求白起馬上離開咸陽到陰密的軍中報到。四十年的艱苦奮鬥和南征北戰,白起由一個基層士官不僅一步一步登上瞭秦國第一名將的高位,而且還獲得瞭終生成就獎。現在一切都隨風而去,白起的人生從終點又回到瞭起點。白起徹底病倒瞭,這次是真的,這位戰鬥瞭一生、殺戮瞭一生的老兵臥床不起,無法去陰密報到瞭。
此刻秦國形勢更加危急,各國軍隊對秦軍不依不饒,繼續加緊打擊秦國,秦軍連續撤退,無力抵抗聯軍的攻擊。遭到持續打擊的秦昭王對白起的怨恨與日俱增,連續派使者催促白起不許在咸陽停留,必須馬上上路去陰密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