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為何常吃素?天降異象難解釋

2016-08-13 14:36:53

  古代的皇帝是國傢最高的專制統治者。因此在一個國傢裡,皇帝應該是無所畏懼,隨心所欲的。但是,我們發現再暴力和專權的皇帝,他也要常常吃素,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國傢經常會發生一些當時人們無法解釋的“異象”。

  古代的科技發展水平

  中國古代雖然經濟文化發展並不算差,甚至在有些朝代,中國是當時世界上最為富庶的“發達國傢”。但是在總體上因為封建思想的束縛,導致科技發展水平相當的落後。所以,對於地震、洪災、旱災等一系列的自然災害或者是一些比較怪異的事情發生,人們都難以解釋這些事件發生的原因。所以,民眾恐慌萬分,很多人都認為,這是上天給人類的警示,才出現此異象。而皇帝作為諸神之子,是承接著百姓與上天的橋梁,應該替代百姓向上天請罪。而中國古代相傳的諸神皆是吃齋不殺生的。為瞭表示誠意,得到諸神是的原諒,皇帝需要齋戒數日,沐浴更衣,向上天禱告。

  古代的文化影響

  在中國古代,百姓眾人皆信奉宗教迷信神鬼之說,他們將他們的統治者當作是上天之子,是溝通人間與上天諸神的橋梁,商朝時,武王伐紂,為瞭使百姓信服。周天子開始鼓吹“以德配天”的思想,釋明,皇帝確實是上天之子,但若皇帝失德,上天便會懲罰他,並且收回天子統治的地位。在這樣的思想之下,人們越來越相信天降異象跟皇帝失德有著緊密的聯系。於是,在出現瞭難以解釋的現象之時,皇帝便要向天下子民發罪己詔,並沐浴齋戒禱告數日。再加上,皇帝因為是至高無上的統治者,而經常為心所欲,做出一些荒唐殘暴之事。古代人相信,上天無事不知無事不曉,自己做瞭虧心事,上天自然會 降罪,並且一個國傢領土那麼寬闊,發生災害更是頻繁。於是,古代有很多皇帝是經常吃素贖罪的。

  古代皇帝的罪己詔

  “罪己詔”是古代帝王在國傢遭受天災、朝廷出現問題、政權處於安危時,用於自省或檢討自己過失和過錯而向天下頒發的一種口諭或文書。它通常會在三種情況下出現:一是君臣錯位,二是天災造成災難,三是政權危難之時。用意都是自責,隻是情節輕重有別。

  歷史上對於皇帝下罪己詔的記錄有很多。除《二十五史》的帝王本紀之外,還有《續資治通鑒長編》、《資治通鑒》、《續資治通鑒》、《續資治通鑒長編補遺》,以及宋代的《冊府元龜》,明實錄,清實錄,清朝的東華錄和歷代的記事本等等。比較著名的有明朝崇禎帝、漢朝漢安帝及宋朝宋理宗等人的罪己詔。而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明確地頒佈“罪己詔”的人是漢文帝。公元前一七九年,有人建議漢文帝要早立太子,漢文帝不同意,就頒“詔”說:“朕既不德……”意思是說,如果我現在立太子,就是更加加重瞭我的不道德。同年冬天,漢文帝又下瞭一個“罪己詔”。

  可見古代皇帝為何常吃素和頒發罪己詔,並不是單純為瞭好玩或者得民心,更不是為瞭養身,而是被各種“天降異象”給逼的。

  以上就是對古代皇帝為何常吃素的有關介紹,如想瞭解更多詳情。敬請關註中國!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