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殺之後的狀況:是誰掩埋瞭死難者

2016-08-13 15:03:22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公祭日,在這一天在南京大屠殺紀念館舉行的公祭儀式在早上十點開始。淒厲的警報聲再一次作為整個國傢的背景音長鳴於耳畔。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的特殊年份裡,舉國上下同悼南京大屠殺死難者。

  南京大屠殺是日軍在侵略中華時犯下的滔天大罪,對手無寸鐵的居民進行殺害。在日軍進行大屠殺之後,大多數人最關註的還是死亡的人數,想必當時的南京城死一樣的灰燼,但是還是要有人來善後。

  在南京大屠殺之後,那些死亡的居民是誰來掩埋?

  大屠殺後,掩埋遇難者,主要靠以世界紅卍字會為代表的慈善組織

  據《南京大屠殺史》,當日“有據可查的參加瞭埋屍活動的慈善機構共有8傢,被他們收埋的遇難同胞屍體,計達19.8萬餘具。”這8傢慈善機構中,以世界紅卍字會南京分會、南京市崇善堂、中國紅十字會南京分會三者為最主要。

  世界紅卍字總會1922年設立於北京,是一個由民國著名士紳(如熊希齡、王正廷等人)組成的慈善機構,在全國各省市設有分會、支會300餘個。該會南京分會設立掩埋組,自1937年12月22日起開始收埋遇難者遺體;據該會之統計,共掩埋遺體4.3萬餘具,歷時4月。

  其主要方式是就近或就地掩埋。經費主要來自多方捐贈及日軍特務班所提供的“財政支援”——值得一提的是,該會在南京的活動,具有“兩面性”。一方面,該會在城內設粥廠、放糧、開辦施診所,且在獲得日軍的許可之後,從事遇難者遺體的掩埋;另一方面,該會的領導人物曾勉強就任日偽之職,獲松井石根贊譽“紅卍字會不錯”;甚至為使日軍的性暴行“不必危及私人住戶”,還曾參與組織慰安所,以至於親見其事的拉貝先生相當震驚,“紅卍字會中一個我們熟知的、受人尊敬的官員,我們一點不敢相信他竟然屬於這類人”。

  南京市崇善堂,是一個私立慈善團體。其設立,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嘉慶年間。南京淪陷後,該會曾組織“崇字掩埋隊”,據其戰後呈送給審判戰犯軍事法庭的統計表,自1937年12月26日至1938年5月1日,共在城區、鄉區收埋屍體11萬餘具,其中以鄉區為最多,達10萬餘具。

  《南京大屠殺史》對上述數據持保留態度,“對於崇善堂總共埋屍112266具之數據,因系形成於戰後,其在冊工人隻40餘人,較難實現日均數千具屍體之掩埋,故學術界對此存有歧見。對該堂的埋屍活動,尚待進一步發掘檔案資料,深入進行研究。”“該堂巨量的埋屍數字,目前還找不到相關過程性的數字予以支持。”惟據檔案材料,該會曾致函南京日偽政府,請求補助汽車配件,以方便迅速掩埋遺體。亦有親歷者稱,崇善堂曾對外招募人手,應募者“一天弄塊把錢”。

  中國紅十字會南京分會,至1938年7月,共掩埋軍民遺體2.2萬餘具。在所有參與遺體掩埋的團體中,以該會之統計數據最為嚴謹、可信,其報表“每月都填有按日統計表,……均成於當時,其月報表均為當月最後一日填報,非事後追記。各表統計精確,一絲不茍,甚至連馬、狗等畜類屍體都附帶統計。”

  除以上三者,參與遇難者遺體的掩埋工作的慈善組織,還有:世界紅卍字會八卦洲分會、南京同善堂、南京代葬局、順安善堂、明德慈善堂,南京市偽政權亦曾組織掩埋工作,日軍則多有焚屍滅跡、拋屍入江之舉。

  世界紅卍字會成員在掩埋大屠殺遇難者

  部分慈善組織的遺體掩埋統計數據,目前還存在著相當大的爭議

  上述慈善組織的遺體掩埋活動,除瞭世界紅卍字會南京分會外,概不被日本的“虛構派”(日本政、學界,對“南京大屠殺”的立場,存在著屠殺派、中立派、虛構派三大派別)所承認。虛構派常引用日本特務組織成員丸山進之言:“崇善堂和其他弱小團體向自治委員會提出瞭作業申請,自治委員會因為已將埋葬事務統一委托給瞭紅卍字會,所以沒有接受這些申請。他們即使作為下包方從事瞭埋葬,其埋葬的作業量也是被包括在紅卍字會的作業量之中的。”⑤這種辯解,終是缺乏說服力,如崇善堂,即確曾致函南京偽政府請求補給汽車零件以便於遺體掩埋,該函並未經由世界紅卍字會南京分會。

  不過,民間慈善團體所提供的遺體掩埋數據,確實存在不少疑問,其中又以崇善堂的統計數據最具爭議。如學者程兆奇所言: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