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5:03:22
“崇善堂之掩埋工作共分四隊,每隊除主任1人,另有日給米八合隊員1人和日給米六合隊員10人,此數字出自戰後《南京崇善堂掩埋隊工作一覽表》附件,其時揭露日軍暴行惟恐不及,所以斷無少報的可能。其中,第一隊4月9日至18日間共埋屍體26612具,包括主任在內的12人,每人每日平均掩埋近222具,第二隊4月9日至23日間共埋屍體18788具,每人每日平均掩埋約104具。
第三隊4月9日至5月l日間共埋屍體33828具,每人每日平均掩埋近123具。第四隊4月7日至20日間共埋屍體25490具。每人每日平均掩埋近152具,四隊在這一時期人均日掩埋150具。而紅卍字會的人均日掩埋數,以12月28日6468具掩埋最高之日計,600名員伕人均不到11具(紅卍字會參與人手不明確。
但據戰後報告,有“增派員伕六百名”之目,雖然增派此員伕數時未必是12月28日,但該會掩埋工作自日軍進城第二日即已開始,未嘗間斷,故員伕人數和掩埋人數大體應成正比,而“增派員伕六百名,理當不止600名,故以600名計不致有大出人)。堂、會人均掩埋數字相較,崇善堂是紅卍字會最高日的近14倍,多出太多,不免令人生疑。”
這種統計數據方面的爭議,也是中日兩國學者難以在大屠殺人數上達成一致意見的原因之一。日方學者之大致意見,可參見“中日共同歷史研究”項目之總結:“日軍的屠殺行為導致的死亡人數,……在日本的研究中,則以20萬人為上限,有4萬人、2萬人等各種推算。對於犧牲人數的各種不同說法,其背景是對‘虐殺’的定義、所定地區、時期及埋葬記錄、人口統計等資料的驗證存在差異。”不過,究其根本,數量並不是南京大屠殺的核心問題;核心問題,乃是大屠殺這一歷史事實,不容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