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黑幫解密:竹聯幫和臺灣當局有什麼仇恨?

2016-08-13 15:07:52

  1968 年 4 月,竹聯幫在陽明山召開大會,推舉陳啟禮為總堂主、白狼為總護法。這一年,陳啟禮 27 歲,張安樂 20 歲。

  竹聯幫的對外活動主要是收保護費,用暴力手段幫人維護商業秩序,這種古老的生意在陳啟禮手中發揚光大,幾乎成為臺灣黑道行規。甚至有個關於竹聯幫遵守所謂“商業道德”的案例被廣為傳播 :有個工地開工,竹聯幫上門收費,遭拒後就綁架瞭工地負責人。事後經過調解,工地交瞭30 萬元保護費。而竹聯幫收瞭錢就承諾,以後哪怕工地上丟塊磚,都由竹聯幫負責——後來又有其他幫派到工地敲詐,竹聯幫成員果然到場救護,打跑瞭敲詐者,從此再無人敢來尋釁。

  竹聯幫介入臺灣政治

  在陳啟禮的掌控下,竹聯幫勢力愈發膨脹,不僅成為臺北市幫派龍頭,還南下臺中、桃園、嘉義、臺南、高雄等地,號稱有十萬幫眾,“一統江湖”。20 世紀 80 年代,竹聯幫有意無意地介入瞭臺灣的政治。

  1984 年 10 月 15 日上午,美國舊金山德裡市,作傢劉宜良走進自傢公寓的車庫,正準備開車出行,突然從角落裡閃出兩個人,拿手槍對準瞭他的頭。這兩個持槍者是竹聯幫成員吳敦和董桂森。槍響瞭三聲,吳敦開的第一槍擊中劉宜良眉心,劉應聲倒地,董桂森又上去補瞭兩槍。確認劉宜良死亡後,兩名殺手逃離現場。

  劉宜良是臺灣著名作傢,早年做過記者,1967 年以《臺灣日報》特派員身份赴美居住,並加入瞭美籍,實際上他的秘密身份是國民黨軍方的情報員。但是劉宜良在美國筆耕不輟,以“江南”為筆名發表瞭大量披露臺灣政壇黑幕的文章,尤其是 1984 年出版的《蔣經國傳》,徹底激怒瞭國民黨當局。更要命的是,臺灣情報部門還認定,劉宜良是“雙面間諜”,暗地裡在為大陸方面收集情報。於是在 1984 年 7 月,臺灣情報局局長汪希苓找到陳啟禮,告訴他有人在美國“誹謗元首”,但官方不便出面,要求陳動用幫派力量“替天行道”,暗殺劉宜良。

  陳啟禮接下瞭這單“活兒”,事實上他別無選擇。早在 1970 年,竹聯幫成員陳仁盜領社團公款潛逃,竹聯幫為“清理門戶”,派殺手張如虹當著警察的面刺死瞭陳仁。張如虹是竹聯幫右護法,也是陳啟禮的親信,所以案發後陳啟禮立刻被鎖定為幕後主使。1972 年陳啟禮入獄,關押到1976 年出來,為瞭重振威信,他需要借助政界的力量。有資料顯示,出獄後的陳啟禮已經被臺灣情報局吸收,他成瞭擁有“官方背景”的黑幫老大。1984 年親自出馬刺殺劉宜良,對陳啟禮來說,不過是奉命行事。

  05.臺灣某黑幫大哥出殯,2萬人送行。

  06.2007年11月,臺灣黑幫教主、竹聯幫前幫主陳啟禮靈柩在傢屬等人護送下步出靈堂。

  80 年代震驚一時的“江南案”,搭上竹聯幫的“幫主”。“江南案”雖然替臺灣當局除掉瞭“異見分子”,

  卻也深深震撼瞭脆弱的美臺關系

  1984 年 8 月,陳啟禮化名“鄭泰成”飛赴美國,與吳敦和董桂森會合。三人連續十幾天埋伏在劉宜良傢附近,觀察劉的生活起居。在陳啟禮的直接指揮下,血案爆發。“江南案”雖然替臺灣當局除掉瞭“異見分子”,卻也深深震撼瞭脆弱的美臺關系,麻煩就在於劉宜良的美國公民身份——臺灣派來的殺手在美國本土行兇,這還瞭得? FBI 迅速鎖定瞭嫌疑人,美國政府當然不相信這是簡單的黑幫犯罪,要求臺灣當局交出幕後主使。

  “我本來不知道董事長的計劃,是看到報紙新聞以後才明白,出瞭大事。”張安樂回憶,他早在 1975年就到瞭美國,一邊做餐廳生意,一邊在大學繼續讀書,白狼一直是個“好學生”,他在美國先後就讀於內華達大學拉斯韋加斯分校和聖瑪麗學院,拿到瞭四個學士學位,還有一個名校斯坦福大學的碩士肄業。遠離臺灣的腥風血雨,白狼在美國過瞭多年安穩日子,“董事長”的到訪再次把他卷進風暴中心。

  董事長就是陳啟禮。得知江南死訊後陳啟禮決定返回臺灣,張安樂提醒董事長“小心被滅口”,陳啟禮回答:“沒事,我有一卷錄音帶。”這卷錄音帶就是老謀深算的陳啟禮留下的“後手”。果如白狼所料,陳啟禮返臺後不久,臺灣當局展開“一清專案”掃黑行動,抓捕瞭陳啟禮和吳敦,同時圍剿竹聯幫分子。迫於美國政府施加的壓力,1985 年 1 月 10日,蔣經國下令逮捕情報局長汪希苓,要求徹查“江南案”。1 月 13 日,臺灣當局發佈消息,承認情報部門與案件有關。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