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湯滅夏:解密商朝歷史上商湯滅夏的重要細節

2016-08-13 15:23:11

   商湯滅夏的故事是這樣開始的。在商湯七年(庚午,前1611),有人向夏王姒癸報告,說商侯招降納叛,吞並諸侯國擴張領地,意圖謀反。姒癸甚為震驚,立刻召成湯入朝詢問,將其逮捕,囚禁於夏臺(即鈞臺,今河南許昌禹州市南)。伊尹聞訊立刻帶著珍玩珠寶趕赴夏都,求見夏王妃妺喜。妺喜原本是伊尹的情人,後來陰差陽錯兩個人分開瞭,伊尹另娶瞭別的女子為妻,妺喜便嫁給瞭夏王姒癸。伊尹在妺喜的幫助下,夏王很快便釋放瞭商侯成湯。

  成湯被夏王釋放後,越發惱恨夏王,從而更堅定瞭他滅夏的決心

  商湯九年(壬申,前1609),成湯拜伊尹為右相,仲虺為左相。

  商湯十年(癸酉,前1608),成湯經過瞭幾年的充分準備,已經有瞭雄厚的物資基礎和一支戰鬥力很強的軍隊。他開始向夏王朝的幾個同盟諸侯國發起攻擊。這年秋天,成湯首先出兵滅掉瞭溫國(今河南焦作市溫縣南),然後以溫邑為根據地,與鄰近諸侯結盟,繼續擴軍備戰。

  商湯十一年(甲戌,前1607),成湯使伊尹帶大批金銀珠寶入夏都拜見夏王姒癸,先將一部分珠寶獻給夏王,向他陳說商侯並無不臣之心,征討那些不法的諸侯完全是為瞭夏王和百姓的利益。夏王姒癸大喜,如今朝廷國庫空虛缺少的就是金錢,有人送錢給他自然是好事。便熱情招待瞭伊尹。
伊尹住進館驛後,又暗中去拜訪妺喜,給她留下一些珠寶,讓她用來賄賂琬、琰二妃,進一步迷惑夏王。伊尹與妺喜暗中勾結,欺騙瞭夏王姒癸。夏王還以為成湯是個忠臣,便高枕無憂,每日與寵臣和妃子們肆意享樂,既不使人訪查四方,也不做戰爭的準備,仿佛真的是天下太平,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他哪裡知道,成湯此時正以強大的兵力繼續向外擴張,一步步向夏後氏直屬區逼近。
商湯先是滅夏的同盟國

  商湯十二年(乙亥,前1606),夏王朝最大的宗族諸侯國昆吾(今河南許昌市北、新鄭市南)不滿於成湯的侵略行徑,國君夏伯親自領兵征討殷商。而此時殷商的勢力已經十分強大。成湯任命伊尹為大將軍,領兵迎戰昆吾軍。伊尹足智多謀,手下還有許多能征善戰的將士,昆吾軍很快被擊敗,夏伯率敗兵逃歸本國。

  商湯十三年(丙子,前1605),成湯在伊尹的建議下,兵分兩路繼續攻打夏王朝的同盟國。一路由右相伊尹率領,從溫邑出發東進攻打韋國(今河南安陽市滑縣南);另一路由成湯親自率領,從蒙邑(即北亳)出發北上攻打顧國(今山東菏澤市鄄城縣西北)。韋、顧兩國很快被攻滅,成湯命令將兩國的貴族逮捕收為官奴。

  兩國一滅,鄰近的諸侯國都嚇得心驚膽顫,他們見商湯勢大,不敢與他為敵,便紛紛歸順。於是,夏王朝的北部和東部大部分地區都成瞭殷商的勢力范圍。

  成湯滅瞭韋、顧兩國,心中大悅,便想乘勝進軍攻打夏王朝,卻被伊尹制止。伊尹認為夏後氏雖然衰敗,但是還有很大實力,朝政不亂,四夷不叛,此時起兵伐夏時機尚不成熟。
滅夏前祈求神祖保佑

  夏商時期神權思想在人們的頭腦中占據統治地位,天命神權主宰人們的一切,每有重大的事情都要祈求上天,祭祀神祖,以求福佑。戰爭更是如此,每次戰前除向上天和神祖祈禱外,還要占卜請示,以決定行動和指導作戰。伊尹通過對以往戰爭的總結,發現瞭戰爭與政治的紐帶關系,意識到人心向背對戰爭的影響,把民眾是否擁護最高統治者,看作是衡量國傢統治興亡的一個重要尺度,進而將這一思想用於指導商湯的滅夏戰爭。

  伊尹建議商侯成湯先從輿論上對夏王朝發起攻勢,把夏王的缺點和弱點進行擴大化宣傳,把所有天災人禍造成的不良後果都歸罪於夏王的無道,編造一些足以引起萬民憎恨的惡行四處傳播,同時蠱惑夏王朝的一些正直大臣直言犯上,激怒夏王作出失控的行為。夏王姒癸果然上當。

  商湯十四年(丁醜,前1604),夏王姒癸因老臣關龍逄在朝廷的大殿上當眾指責羞辱他,忍無可忍,下令將他即刻處死,引起朝臣恐慌。百官對夏王私下多有非議。伊尹又命人把夏王種種無道行為擴大化,散佈到諸夷各國,聲稱夏王無道,上天懲罰,必將降下更大的災難,使夏王朝四夷盟國對他失去信心。

  這時候伊尹奉王命潛入夏都,喬裝打扮秘密會見夏王姒癸的妃子妹喜探聽虛實。妹喜告訴他說夏王做瞭個夢,夢見兩日相鬥,西方日勝,東方日不勝。伊尹立刻返回商朝告訴商侯成湯:滅夏的時機已經成熟,可以對夏宣戰瞭。成湯問何以知之,伊尹便把妺喜的夢告訴瞭他,這是天神的暗示:據西方者勝,據東方者敗,我軍如果從東部進攻,必敗無疑。所以必須“令師從東方出於國,西以進”,就是把軍隊悄悄迂回到夏都以西,然後從西部攻城,這叫反客為主,必然大獲全勝。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