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5:29:21
刑天這個名字的由來
刑天原是一個無名的巨人,他在與黃帝的大戰中,被黃帝砍掉瞭腦袋,這才叫刑天。當炎帝還是統治全部落的天帝的時候,刑天是炎帝手下的一位大臣。他生平酷愛歌曲,曾為炎帝作樂曲《扶犁》,作詩歌《豐收》,總名稱為《卜謀》,以歌頌當時人民幸福快樂的生活。
後來炎帝被黃帝推翻,屈居到南方做瞭一名天帝.雖然忍氣吞聲,不和黃帝抗爭,但他的兒子和手下卻不服氣。當蚩尤舉兵反抗黃帝的時候,刑天曾想去參加這場戰爭,隻是因為炎帝的堅決阻止沒有成行。蚩尤和黃帝一戰失敗,蚩尤被殺死,刑天再也按捺不住他那顆憤怒的心,於是偷偷地離開南方天廷,徑直奔向中央天廷,去和黃帝爭個高低。
武器,刑天使的是戚,是一種巨斧,還有一塊青銅方盾,古代稱為幹。
NO3、星神誇父
誇父是上古苗蠻部落三苗部族誇父營的巨人部落的首領,後來北進加入東夷部落民間雜史書林通志中記載:誇父與女魃戰於逐鹿之野,女魃在地面上打不過誇父,便長出血蝠之翼飛上天空,渾身圍住烈火。從地面上望去,猶如中間有隻黑鳥的太陽誇父使出法術使身高增高數倍,揮著桃木仗繼續追趕女魃,直至被烈火蒸幹瞭身體,饑渴疲憊,終於被活活累死瞭,誇父死於涿鹿之戰。
在黃帝時期,北方大荒中,有一座大山,拔地而起,高與天齊,故曰“成都載天”。那山削巖絕壁間雲霧繚繞,松柏挺立,一派雄偉壯麗的景色。在這仙境般的大山上,居住著大神後土傳下來的子孫,叫誇父族。他們個個身材高,力氣大,專門喜好替人打抱不平。
當南方蚩尤被黃帝打敗,派人來誇父族救援時,誇父族多數覺得應該幫助弱者,於是決定出兵參加反對黃帝的戰爭。蚩尤族人得到瞭誇父族人的幫助,如虎添翼,再和黃帝作戰時已經勢均力敵,相持不下瞭。黃帝的軍隊的暫時敗北,急的黃帝一籌莫展。於是上泰山去找各路神仙幫忙,有一個自稱“玄女”的婦人前來拜見黃帝,教他兵法。接著又有人給黃帝送來瞭昆吾山的紅銅,供他造寶劍用。這把寶劍斷金切玉,削鐵如泥,顯示瞭上古青銅時代的冶煉技術。從此,黃帝籍此所學行軍佈陣。
NO4、水神共工
共工:神話傳說中的共工是在女媧政權時期的造反部落,原為女媧政權下的水正,主管治水方面。後與女媧爭奪統治權,女媧派火正(“祝融”乃後世火正官職的統稱)部族打敗共工部。共工帶領部落逃亡過程中,將不周山的預測氣象用的簡單儀器破壞瞭,導致女媧無法瞭解氣象變化,無法預知洪水並作出應對,最後洪水肆掠,許多部落死傷慘重。女媧在洪水中帶領部下伐木為舟,進行救援。後面又帶領人們治水,治水以各種“石料”和“蘆灰”為主。故而有瞭後來“共工怒觸不周山”、“女媧造人”、“女媧煉石補天”之說。
共工是九天玄女的弟子,是玄天玉女的師兄元陽志略中稱:共工又名康回,業水以為法九天玄女與女媧不和,便派共工去幫蚩尤與被女媧支持的黃帝為敵,炎帝在逐鹿南野襲擊蚩尤的部隊,共工前去迎戰,一人獨當炎帝坐下的祝融力牧句芒英照等四員大將亦不占下風。後來女媧在不周之山設壇封天,使蚩尤的部隊不能後退,共工大怒,對天大罵天神不公而後一頭撞塌不周山而死,破瞭女媧的封天陣,使九黎族的部隊可以在戰敗後逃亡共工,死於涿鹿之戰。
NO5、風伯飛廉
古史箴記中稱:風伯飛廉鹿身雀首,頭生尖角,通身豹紋,尾如黃蛇,幫助蚩尤一方參加華夏九黎之戰,曾聯合雨師屏翳擊敗冰神應龍後被女魃擊敗,於涿鹿之戰中被擒殺,死於涿鹿之戰。
風伯名字叫做飛廉,他原來是蚩尤的師弟。他的相貌奇特,長著鹿一樣的身體,佈滿瞭豹子一樣的花紋。他的頭好象孔雀的頭,頭上的角崢嶸古怪,有一條蛇一樣的尾巴。他曾與蚩尤一起拜一真道人為師傅,在祁山修煉。
修煉的時候,飛廉發現對面山上有塊大石,每遇風雨來時便飛起如燕,等天放晴時,有安伏在原處,不由暗暗稱奇,於是留心觀察起來。
有一天半夜裡,隻見這塊大石動瞭起來,轉眼變成一個形同佈囊的無足活物,往地上深吸兩口氣,仰天噴出。頓時,狂風驟發,飛沙走石,把玩意兒又似飛翔的燕子一樣,在大風中飛旋。飛廉身手敏捷,一躍而上,將它逮住,這才知道它就是通五運氣侯,掌八風消息的"風母"。於是他從"風母"這裡學會瞭致風,收風的奇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