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氣讀懂歷史上最復雜的“窩裡鬥”

2016-08-13 15:29:32


  第七回合
  背景:司馬穎入洛陽後被增封二十郡,拜丞相,河間王司馬顒也官升太宰,東海王司馬越為尚書令。
  參賽選手:東海王司馬越 劉琨、茍睎、成輔、上官巳 VS 河間王司馬顒 張方 and 成都王司馬穎 東安王、崔曠、石超
  結局:越與惠帝討司馬穎挫敗;司馬顒乘機進洛陽
  解讀:晉惠帝任命東海王司馬越為大都督,與左衛將軍陳眕,劉琨、茍睎、成輔及長沙王故將上官巳召集四方共討司馬穎,雲集瞭10多萬人。司馬穎大為驚震,想要逃跑,其部下勸其不要,司馬穎就召集各人商量對策。東安王司馬繇認為皇帝親自來討伐,應該投降請罪,司馬穎不肯。參軍崔曠勸司馬穎迎戰,司馬穎贊同,派遣奮武將軍石超率五萬兵馬到湯。司馬穎的兩位弟弟司馬匡與司馬規親自到司馬越軍中,聲稱鄴城中司馬穎部下聽到皇師到來已經離散。司馬越信以為真,軍隊於是防備松懈。石超趕到蕩陰,大敗司馬越軍,晉惠帝被捕獲。石超把晉惠帝送到鄴城,司馬穎改年號為建武,殺死之前勸司馬穎投降的東安王司馬繇。司馬越在兵敗時先逃到下邳,當時的徐州都督、東平王司馬茂不接納他,司馬越就逃回其封地東海(山東郯城北)。司馬穎以同是宗室兄弟的名義,下令寬恕司馬越,要招他回朝,司馬越不應命。

  第八回合:
  背景:司馬越戰敗
  參賽選手:司馬穎、王斌、公師籓、汲桑方 VS 司馬顒
  結局:司馬顒勝
  解讀:司馬越戰敗後,其親弟司馬騰結合異民族烏丸、羯朱等勢力大敗司馬穎。司馬穎放棄鄴城與晉惠帝逃到洛陽,洛陽守將張方又把二人挾持到屬於司馬顒的長安。司馬顒廢司馬穎的皇太弟地位,遣其回封地,獨占大權。
  第九回合
  背景:司馬顒又讓晉惠帝下詔,要立遠在東海的司馬越為太傅,要越回朝與太宰顒共同輔政。越不受。
  參賽選手:司馬越 VS 司馬顒
  結局:司馬越勝
  解讀:司馬越再次集結大軍,討伐司馬顒,司馬顒應戰,大敗。司馬越軍進入長安後,封梁柳為鎮西將軍,守關中。公元306年(光熙元年),司馬越率領諸侯及鮮卑將領許扶歷、駒次宿等軍隊護送晉惠帝回到洛陽。晉惠帝下詔升司馬越為太傅錄尚書,增封下邳、濟陽二郡。范陽王司馬虓也被封為司空。
  第十回合
  背景:司馬越操縱下的晉惠帝又下令追捕司馬穎。
  參賽選手:河間王司馬顒 司馬普、司馬廓 VS 東海王司馬越 梁柳 一黨
  結局:司馬越一黨堅守勝利的果實
  解讀:司馬穎兵敗後被捕殺。司馬顒的部下殺瞭留守關中的梁柳,扶持司馬顒意圖東山再起,結果戰敗,隻保有長安一城。

  十一回合
  背景:惠帝突然死亡,晉懷帝繼位
  參賽選手:河間王司馬顒 VS 東海王司馬越 司馬模、梁臣
  結局:司馬越在八王之亂中取得最終的果實
  解讀:晉懷帝剛登基,就下詔書要以司馬顒為司徒。讓其回朝廷。司馬顒不疑有他,就乘車上路。到新安雍谷時,被南陽王司馬模所派遣的將領梁臣掐殺死在車內。他的三個兒子也被殺死。司馬顒就此絕後。晉懷帝不久大赦囚犯,改元永嘉,廢除誅三族刑。讓太傅、東海王越輔政,殺死瞭禦史中丞諸葛玫。東海王司馬越最終在八王之亂中得勝,掌握瞭朝廷大權。
  後話: 綜觀古今,統治階級為瞭爭奪最高權力進行的階級鬥爭,用殘酷、血腥來形容一點也不過份,父子相殘,夫妻反目,手足相爭,聯系到曇花一現的西晉帝國,很多人會立即想到八王之亂。
  說起“窩裡鬥”,在中國歷史上,大概還沒有能比得上西晉初年的“八王之亂”那麼正宗且波瀾壯闊的瞭。且這“八王”之間的親戚關系還真不算遠。既然都是自傢人,有什麼大不瞭的事不能協商解決呢?說起來,他們也算是“協商”過瞭,隻不過用的工具不是語言,而是刀槍。

相關推薦